
张艳华
1、基本情况
职务、职称、学历、兼职、挂职
张艳华,副教授,经济管理博士。
2、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2-2007 中国农大硕博连读经济管理博士
1997-2001 山西农大经贸学院学士
3、研究领域
劳动就业、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理论
4、讲授课程
劳动经济学、薪酬管理、西方经济学、绩效管理、公共经济学
5、主要代表性成果
格式(时间倒序):
2013,张艳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之探讨”,《中国工人》第6期。
2013,张艳华、沈琴琴,“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个城市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3期。
2012,张艳华,“教育机会公平性失衡及其制度性原因研究”,《调研世界》第6期。
2011,沈琴琴、张艳华,“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5期。
2011,张艳华,“教育公共投入与收入差距的波及效应”,《改革》第9期。
2010,张艳华、孙长学,‘十二五’加快城镇化与应对农村人力资本溢出问题探讨”,《宏观经济管理》第12期。
2010,沈琴琴、张艳华,“北京农村常住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人口与经济》第2期
2010,沈琴琴、张艳华,“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2010,张艳华等,“北京市农村常住人口就业结构演变及趋势判断”,《中国经贸导刊》第3期
2009,张艳华,“上海市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改革调查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5期
6、学术著作和教材
专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收益机制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
参编:《工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与实践》,潘泰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参编:《劳动经济学》,沈琴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参编:《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研究》,沈琴琴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7、科研课题(含横向课题)
主持2011年中央高校基金项目:“‘民工荒’问题的劳动经济学解释”
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农村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12YJC790276)
参与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模式研究 ”(10BJY029)
参与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工会项目:“北京市海淀区劳动者收入状况调查”
参与2009年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就业形势与就业结构的前瞻性研究”
参与2009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级课题:“大城市农民工就业结构演变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8、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政策参与经历
参加过“首届国际经济增长论坛”、“两岸三地人才高峰论坛暨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首届中国工会-劳动关系”、人民大学主办的“国际区域和地区工作与劳工发展论坛”、两届“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年会”等学术会议。
9、联系方式
zhyh_cau311@163.com
北京海淀区增光路45号劳动关系系(100045)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