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方向)介绍
2012-05-15作者: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劳动安全管理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工程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两个方面掌握预防、控制职业危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在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职业安全健康中介机构以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监察、管理、评价、咨询、培训及研究等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念;学习期间通过安全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备危险因素识别、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系统安全性评价等能力。
(3)具备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管理手段达到控制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目的。
(4)了解我国安全生产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基本状况,熟悉党和政府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5)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工作。
(6)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预防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安全科学与技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风险管理、预案编制、演习设计、预测与预警、安全评价等基本技术与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全面的协调能力和缜密的分析思维能力,能够从事安全监督管理实践与研究、公共安全管理与研究、安全评价与咨询、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安全评价、咨询及培训机构以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公共安全监督监察、应急管理、评价、咨询、培训及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安全科学与技术、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管理理念。通过对安全科学与技术、公共安全管理、灾害学、地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演习设计、建筑防火、社区安全、突发性事件调查处理、安全评价等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从事安全监督、监察、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应急管理与处置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安全科学与技术及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2)掌握风险管理、安全监察和安全评价知识,具备危险因素辨识、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系统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能力;
(3)具有公共安全管理及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安全信息管理技术、GIS等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管理方法,有效地预防突然事件发生,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
(4)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5)具备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习及突发事件协调处理的能力;
(6)具备一定适应相近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两方面基础理论,具备事故伤亡损失和健康危害预防与控制基本技能,熟悉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应用型人才。在此总培养目标下,着力培养能够将职业健康危害的医学机理与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手段有机结合的职业卫生专业人才。
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政府职业安全与卫生监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职业安全与卫生中介机构以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职业安全与卫生监察、管理、检测、评价、咨询、培训及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职业安全与卫生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方法,研究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测职业危害因素的危险及危害程度,制定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工程技术及管理方案。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知识;
(2)熟悉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引发职业性疾患的机理;
(3)熟悉工作环境中各种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预测与控制方法;
(4)掌握职业卫生学调查与统计方法;
(5)熟悉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基本状况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了解国外职业安全与卫生现状及法律法规;
(6)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数据统计基本方法;
(7)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预防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从事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