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院字【2017】10号,2022年10月修订)
第一章 总则
根据学校本科毕业生工作安排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安全工程学院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实施做如下安排: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优化选题流程,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命题及选题流程,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条 指导教师资格
1.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可以是学院任课教师,也可是校外具有相应能力的专家、学者。
2.校外导师应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3.校外指导教师应将其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学历、主要研究领域等信息到学院备案。
4.由校外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必须配备校内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本院教师每带一个具有校外指导老师的论文,其工作量按1个学生计算。
第二条 指导教师、学生优先互选要求
1.优先选题不受专业限制。
2.学生要求:限选1位指导教师(多选均视为无效)。
3.指导教师要求:限选2位学生。
4.学生应提交申请表(见附件申请表模板),指导教师应填写意见,后由学院审核;审核通过后,该生不再参与系部的毕业论文选题。
5.优先互选成功后,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第二章 命题、审题、选题流程(第七学期第8周前完成---10月上旬)
第三条 毕业论文(设计)命题要求
1.选题应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职业卫生工程专业特点,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应避免专业性联系不够紧密的选题。
2.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数量应占50%以上。命题应尽可能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提倡做真问题,真题真做,鼓励优秀学生提前参与有关课题的实际研究,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
3.选题不应过大、过空、过偏,题目难度、深度和广度应适当,工作量应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应具体,进度明确,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4.重复做的课题须做一些改动,使内容与上一年度的有所区别,并应有所创新。
5.有特殊要求时宜在题后表明,如需学习××软件,需要去××单位实习等。
第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审题流程
1.系主任首先对本系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审核,包括题目名称及研究内容的符合性等。
2.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根据学院相关要求完成审题。
图1 安全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命题、选题流程图
(说明:黄色为学生任务,蓝色为教师任务,粉色为系主任任务)
第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流程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流程图如图1所示,毕业班学生按照专业组织选题(一人一题),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学院毕业生与专业教师的比例,大致确定每位老师需带学生数量。
2.依照指导教师、学生优先互选要求(第二条)进行互选。
3.学院统一调配各系部出题的任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出题总量应略大于学生人数。
调配原则是:题目供应量大于学生数量的系,调出一定数量的题目给供应量不足的系,接收数量由各系决定。
4.系主任根据优先互选结果,考虑本系教师的专业特色及工作量,布置本系教师的出题任务。各系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数量应占50%以上。系主任负责对本系的题目及实践论文的比例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题目应及时调整,审核完成后提交至学院。
第六条 其他学生选题方式
由学院统一发至各系毕业班班委。由班委会组织选题,选题方式可采用针对所有题目全班抓阄,也可以采用逐题抓阄形式或其他班里同学认可的选题方式。
第七条 其他要求
1.学生确定对应的指导老师后,可与指导教师协商对题目做出适度调整。
2.学生开题答辩后,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如对最初选题有变更的,由指导教师向学院上报修正。
3.经开题答辩确定的题目,原则上不再修改,如确实需要调整题目,按照学校有关制度办理题目变更手续。
第三章 开题阶段(第七学期第12周前完成----11月下旬)
第八条 学生应收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资料,阅读一定量的文献资料(中文文献不少于20篇,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第九条 需要实验论证或实践论证的题目,应进行实习调研。
第十条 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措施;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主要参考文献与预期成果等项目。同时,组织开题答辩。开题报告格式如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
张三江 (宋体小四) |
学 号 |
1990801023 |
|||||||||||||||||||||||||||||||||||||||||||||
系 院 |
安全工程学院 |
专 业 |
安全工程专业(劳动安全管理方向、公共安全管理方向)/ 应急技术与管理/ 职业卫生工程 |
|||||||||||||||||||||||||||||||||||||||||||||
专业年级 |
2019级 |
班 级 |
19安全工程1班/19安全工程2班/19应急技术与管理班/19职业卫生工程班 |
|||||||||||||||||||||||||||||||||||||||||||||
指导教师姓名 |
王四海 |
指导教师职称 |
教授 |
|||||||||||||||||||||||||||||||||||||||||||||
论文题目 |
机械加工企业噪声危害风险评价(宋体小四) |
|||||||||||||||||||||||||||||||||||||||||||||||
开 题 报 告 内 容 |
||||||||||||||||||||||||||||||||||||||||||||||||
1 选题目的及意义(宋体小四加粗)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1] 。(宋体五号,依次标注文献序号,包括标题在内报告内容1.5倍间距) 2 研究现状及评述 (宋体小四加粗) 2.1国内职业噪声研究现状(宋体五号加粗) 2.1.1 国内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噪声控制理论与技术。。。。 2.1.2 我国噪声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2国外职业噪声研究现状 2.2.1 国外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噪声对职工身体危害的方法多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职工暴露程度和噪声强度。 2.2.2 国外噪声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现状 。。。。。。。 2.3研究评述 (本部分旨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空白、研究趋势等,明确本人研究主题与研究现状的关系,说明本人研究主题在该领域的位置。避免研究现状所述内容或角度与本人主题两张皮。 本部分内容也可不单独列出,放在研究现状也可以。) 3 基本研究内容 (1)对企业噪声职业危害风险的进行半定量评价 (2)对企业噪声职业危害风险的进行定量评价 (3)探讨如何基于企业的噪声危害风险情况及企业设定的风险目标设定噪声控制目标。。。。 4 研究方法 4.1方法一 对某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生产工艺、噪声设备及布局、噪声防护设施及措施、个人使用的噪声防护用品等。用自行编制的现场调查表进行记录。 4.2方法二 。。。。。。。 5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工作的步骤、研究思路、设计思路等,可采用文字描述与技术路线图相结合,技术路线图要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具体可行,避免虚化的“万能技术路线图”) 首先归纳总结现有噪声控制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查阅针对机械行业噪声控制的有关文献,找出机械企业噪声控制存在的问题,较为精确的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 之后到企业去收集职工听力损失及企业噪声控制一手资料。包括检测企业噪声的频谱特性、混响时间、噪声分布等一手资料。。。。。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论文技术路线图 6 预期成果 (1)给出某企业的噪声职业危害的风险等级 (2)找出一套企业噪声危害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 (3)确定企业噪声危害风险控制目标和噪声控制目标 。。。。。。。 7 论文进度(研究或设计进度)
8 参考文献 (宋体小五号,按正文中出现文献先后顺序列出,避免列出正文中没有提到(文中没有标号)的文献,参考文献25篇以上;要求不少于5篇的外文文献) [1] 金泰澳.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 City: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86. [2] 王俊. 噪声——不可忽视的职业危害[J].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1997, (03): 34.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vention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report of an informal consultation [R/OL]. Geneva; WHO. 1997 [2014-04-30]. http://www.who.int/occupational_health/WHO_health_assembly_en_web.pdf.
学生签字: 年 月 日 |
开 题 报 告 审 核 意 见 |
|||
指导教师意见 |
评价内容 |
是 |
否 |
文献综述研究充分有效 |
|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选择合理可行 |
|
|
|
计划进度安排具有可操作性 |
|
|
|
开题报告的撰写和论文大纲的设计规范 |
|
|
|
审核意见(请三选一勾选): □ 开题报告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 开题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建议: ,按照意见修改后同意开题。 □ 开题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不予通过。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
开题答辩或审核小组意见 |
审核意见(请三选一勾选): □ 开题报告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 开题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建议: ,按照意见修改后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同意开题。 □ 开题报告不符合开题要求,不予通过。 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第四章 论文(设计)研究阶段
第十一条 论文(设计)研究阶段的时间安排
1.中期检查(第八学期第7周前——4月上旬)
严格按照论文计划,完成论文框架及理论基础,对所研究(设计)内容完成初步论证(设计),明确自己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未完成的内容等。由指导老师组织完成中期检查工作。
2.结题(第八学期第9周前——5月上旬)
学生按规定时间、按照学院要求的毕业论文格式提交初稿,未按时提交的无答辩资格。
第十二条 论文研究阶段,学生应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写作过程中的疑点与难点,并做好指导记录。
第十三条 学院随时会对文献资料搜集、论文进度安排、论文完成情况、论文指导情况等进行抽查,抽查情况直接影响论文答辩成绩。
第十四条 指导老师应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查指导工作,认真批阅,提出修改意见,并在结题时全面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查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文档资料,查验合格后批准学生提交论文进入评阅环节,使学生按时保质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第十五条 指导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并不定期地为毕业论文(设计)做进一步的检查指导、抽查和答疑,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章 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学术不端检测 (第八学期第12周前--五月上旬)
第十六条 学术不端检测
学生向学校提交论文终稿,进行检测(经指导教师审阅合格后方可提交检测)。根据学院关于毕业论文检测处理的方案,具体如下:
1.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30%:毕业论文成绩不能被评为“优”等级;
2.字复制比大于35%且小于等于50%:由指导教师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修改后的毕业论文须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35%以下者,视为通过检测;仍未通过者,则取消该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
3.文字复制比大于50%:论文有严重抄袭行为,取消该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本次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记录为“零分”,该生须重新撰写毕业论文。该生可跟随下届学生再次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通过答辩取得最终成绩后,将此次标记最终成绩为“补考”。
第十七条 答辩资格审核
论文(设计)应按要求、规范书写,材料齐全。存在以下四种情形的,取消其答辩资格。
1.无故缺席毕业论文时间累计达到毕业论文总时数 1/4 者;
2.论文评阅不合格者;
3.论文或成果经证实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 ;
4.有其它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
第六章 论文答辩(5月中旬)
第十八条 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第十九条 答辩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答辩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 3 人,设组长 1 人。每组设秘书 1 人,负责答辩记录。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工程学院毕业
论文管理流程
第二十一 本办法的执行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