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她改变了我们劳模学子的人生轨迹,让我更加坚定生命不息、助人不止的信念。
个人简介
冯胜胜,1969年10月出生,江苏南京人,现任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管理部第一党支部书记、综合及党群部副主任,高级政工师,心理咨询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运学院工会学系劳模本科班2001级社会工作专业学员。
冯胜胜就职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先后从事仪表自动化、工会党务、安全管理等工作。他所研究的安全心理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在多个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他从劳模本科班毕业后返回岗位,经过4年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积累,自2009年至今,踊跃参与母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向在校大学生弘扬劳模精神,提供实习机会,指引成长方向,为母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劳模校友的力量。
从“小工人”到劳模,象牙塔里“修身行”
1988年12月,高中毕业的冯胜胜通过社会招工,进入公司水厂净水二车间仪表班,从事化工仪表检修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工人”。母亲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十年之内要入党和拿到大专学历。这也是他工作之初的目标。
冯胜胜(右一)询问现场作业的承包商需求
隆冬之际,水厂净水二车间正处于基建阶段。冯胜胜白天与四化建的师傅们一起扛桥架、铺设电缆、安装仪表,晚上便把当天的工作情况记录下来。在净水二车间工作的12年里,他一直将笔记本带在身边。新来的同事只要查看他的笔记本,两周内就能掌握1200多台件仪表的基本维护方法。
冯胜胜(左一)与承包商演练心肺复苏术
白天的辛勤工作并未影响冯胜胜在成人大学的学习。1995年6月,他大专毕业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发表了仪表技改论文,在技改和修旧利废方面创造的价值达130多万元。冯胜胜提前三年达成了母亲为他设定的目标。
冯胜胜(左一)到工地送餐
1995年4月,公司组织团干部前往河北张家口沽源县,看望受资助的贫困儿童。抵达当地后,冯胜胜发现这里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不少孩子尤其是女孩辍学在家。“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我资助一名女童,让这个孩子在受教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她一定会怀着感恩的心去照顾和培养自己的孩子,这样改变的至少就是两代人的命运。”冯胜胜说道。离开沽源县后,他便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当地的孩子们尽一份力,实现人生的第二个目标。当年9月,他向沽源团县委寄去了600元。不久后,沽源团县委回复称,这笔钱已用于帮助当地失学女童。就这样,时年25岁的冯胜胜成为国内第一批“一对一”持续资助贫困孩子的志愿者。从此,15名沽源县孩子走进了冯胜胜的生活,以至于成了他谈婚论嫁的先决条件。
2023年12月最小的孩子结婚,至此冯胜胜资助的15名孩子全部脱贫,已经安居乐业,他也为自己28年的“希望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
冯胜胜(右一)带着妻儿到河北张家口沽源县
看望15位资助的孩子
寒窗苦读“泊名利”,遮风避雨“草帽心”
1999年4月,冯胜胜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江苏省总工会的推荐下,2001年9月,冯胜胜来到中国工运学院读书。在大学的四年里,他平均成绩达到92分,成为历届劳模班第一位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学生。
冯胜胜从大二到毕业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制定了一整套学生会管理制度,拓展学生会社会实践部职能,重点关注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生会先后帮助了130多名学生解决温饱问题,使学生能安心学习,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成为学校每年毕业生中第一批就业的群体。在校学习期间,他将社工知识学以致用,先后帮助六名单亲家庭性格偏执的学生重新融入社会。
冯胜胜参加社区服务
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本,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5年,冯胜胜取得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证书,返回工作岗位后,调入水厂工会工作。在水厂党委的支持下,他把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会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每当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时,他都会主动与职工展开探讨,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把身边事做好。
冯胜胜与同事分享个人成长历程
冯胜胜将全厂职工提出的700余条合理化建议铭记于心,他说:“这些建议是由生产一线的技能操作工人提出的。大多是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提升安全环保的好点子,稍加改进就可以实施。”
每次副班学习时,冯胜胜会抓住机会与提出建议的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他把大家的主意、点子优化成可实施的合理化建议,通过车间让提建议的职工担任改进项目负责人,并申报水厂党委对优秀建议的负责人,在技师竞聘、先进劳模评选中优先考虑,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他成功推动职工从“要我提建议”转变为“我要提建议”,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安全生产意识。
冯胜胜(前排)向班组长介绍合理化建议
初心不忘“多奉献”,锦绣前程“走万里”
冯胜胜毕业的20年里,他陆续接待了母校80多名前来实习的在校大学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吃住,保障实习安全,为他们未来的求学和求职增添工作经历。自2009年至今,冯胜胜多次返校,义务为安全工程、工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大学生作讲座,及时将社会需求和工作经验分享给大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上有目标,追赶有方向。
2024年,在母校安全工程学院传音学堂团日活动上,
冯胜胜作“党旗引领我成长”主题演讲
在母校建校75周年之际,冯胜胜受校友邀请在福州大学作讲座时,安全工程专业的班主任许培辉看到课件里的一张照片,激动地对学生们说:“这就是我!”那是2012年9月,冯胜胜回母校为安全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开展《平平安安每一天》主题讲座,当时教室里有一位男生就是如今的许培辉。12年来,许培辉从母校毕业后,历经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博士阶段的学习,成为福州大学的班主任、硕士生导师。当许培辉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在场的大一新生无比激动。看着母校人才辈出,冯胜胜有感而发:“七五芳华正年轻,枝头桃李满天下。”
2025年,在母校安全工程课堂上,
冯胜胜向同学们传授中国石化现场机械安全要领
2025年8月,母校工会学院的领导、老师来到扬子石化,与公司工会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冯胜胜毕业20年来最大的心愿——将母校和自己供职的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校企合作。冯胜胜表示,未来希望更多地向母校在校大学生展示中国石化优秀企业文化,鼓励大学生明确目标、努力学习,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为母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劳模校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