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

根据北京市关于首都高校春季学期高校学生返校工作部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高校返校复课工作评估的通知》(京教办【202010号)《关于印发北京高校做好开学复课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议的通知》(京教防组发【202014号)《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北京高校返校复课工作的通知》(京防组办发【202034号)精神,按照“稳妥审慎、分批分类、逐步有序,严防严控”的总体要求,我校决定从202068日起,分批错峰安排学生返校。为稳妥做好相关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未经批准不返校。学生按学校规定时间分批错峰返校、离校,不得提前或滞留。返校后实行封闭式管理。

(二)返校本着自愿原则。学生返校有困难,或不愿返校的,由学校及时妥善安排相关事宜。

(三)严格把握返校条件。按照学生返校条件,精准摸排毕业生信息,区分不同情况予以精细化处置。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学生返校专项工作组。

 长:刘向兵、傅德印

副组长:李华东、刘玉方、刘丽红、吴万雄、刘路刚

成员单位:各学院、党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人事处、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研究生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学生返校工作小组,组建好学生返校工作队伍,完善责任体系。

三、学生返校条件

(一)疫情发生以来未离京的学生连续14天居家观察且无症状者,持健康“绿码”可返校。

(二)低风险地区返京的学生,在确定返校前7天内需在当地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持阴性结果证明和健康“绿码”方可返校。当地没有条件进行核酸检测的,持健康“绿码”返校后,先安排至学校健康观察点,由学校统一组织核酸检测,费用由学校支付。

(三)从中、高风险地区(含湖北全境)返校的学生,返校前2日内,须在当地进行核酸检测,持阴性结果证明和健康“绿码”返京;返京后仍须在学校健康观察点进行14天隔离,隔离期满进行二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转入正常学习生活。

(四)境外(含港澳台)回国的学生,解除集中隔离观察且居家观察7天后可申请返校,返校时须持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和健康“绿码”。 

五)对本人或其家人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要严格控制其返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

四、毕业生返校时间批次安排

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041人,目前已确定返校1702人(需做核酸检测39人),不返校339人。

(一)毕业生按四批错峰返校、离校。

1.第一批次从6月8日到6月11日,安排酒店管理学院(专科)、应用技术学院共636人返校。

2.第二批次从6月15日到6月19日,安排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本科)共518人返校。

3.第三批次从6月22日到6月26日,安排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共530人返校。

4.第四批次从6月29日到7月15日,安排各学院滞留中、高风险地区(含湖北全境)的毕业生,共计18人返校。

(二)第一批次中,应用技术学院数控专业毕业生,返校地点为涿州校区,共计33人,6月11日返校,12日离校。

五、非毕业年级学生安排

根据我校校园狭小、人员密度较大、学生返校数量过多存在较大风险,以及目前开展在线教学效果良好的情况综合研判,非毕业年级学生继续进行线上教学到课程结束,并按照居住地防控要求,安排好居家学习与生活,暂不返校。各学院、研究生处、教务处、要继续组织教师做好在线教学,在抓好线上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做好期末成绩考核工作,确保本学期教学计划如期完成。

六、各批次毕业生到校安排

(一)湖北地区返校学生抵京后采取“点对点”闭环转运模式,由学校安排车辆从集中分散点,闭环转运回学校健康观察点。其他毕业生抵京后自行返回学校,学校不安排接站接机。

(二)报到(第一天)

返校毕业生凭身份证在学校南门测量体温后入校。滞留中、高风险地区(含湖北全境)毕业生、体温异常及无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的学生直接进入健康观察点。其他学生到劳动广场,向所在学院报到后返回学生宿舍。

(三)办理手续(第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1.到劳动广场办理党员组织关系和档案转接、户口迁移、学业管理、图书归还、校园卡注销等相关毕业手续。

2.到财务报账大厅办理欠费结算业务。

(四)参加毕业典礼(第四天)

毕业生参加学校举行的线上毕业典礼和线上相关活动。

(五)退宿、返程(第四天下午、第五天)

毕业生进行行李托运及退宿,办结毕业手续,持出门条从学校南门离校。

七、各部门工作职责

(一)党政办公室

负责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的起草、上报和毕业生返校工作的总体协调。

(二)人事处

负责制订学生返校期间教职工到岗上班安排、 细化学生返校后教职员工的防控要求、请销假要求和家属状况摸排要求。严格控制学生返校期间教职工在校人数,根据需要据实安排。

(三)学生处

负责组织各学院进行学生返校意愿与状况前期摸排,发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返校须知》,组织学生签署《防疫承诺书》;组织开展学生返校报到和毕业手续办理工作,做好学生返校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加强对学生关心关爱,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

(四)教务处、研究生处

负责制订学生返校批次和时间安排,组织毕业论文答辩、补考成绩录入、毕业资格审核、学位证和毕业证书制发、北京市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及线上毕业典礼。

(五)保卫处

负责制订校园封闭式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封闭校园各出入口,严禁无关人员进校;做好学生入校、离校身份核验和户口迁移工作。

(六)后勤管理处

负责制订医疗卫生及后勤服务安排方案,做好健康观察点准备及防护用品、检测设施供应和公共卫生、入住、就餐、洗浴等工作;与属地疾控中心及医院联络对接,细化学生返校后应急管理的预案;做好学生核酸检测、行李托运和退宿工作;细化食堂、校医院等重点部位的防控举措。

(七)资产管理处

负责校内社会人员清理、健康观察点用房腾退、协调学生行李托运场地、打印服务和家属区人员动态管理工作。

(八)党委组织部

负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及档案转接工作。

(九)党委宣传部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避免因返校工作引发舆情炒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十)纪委办公室

负责对学生返校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督查督办。

(十一)财务处

负责毕业生欠费催缴工作。

(十二)图书馆

负责学生所借图书归还工作。

(十三)网络信息中心

负责学生返校期间网络服务、售电和校园卡注销退费等工作。

(十四)各相关学院

负责进行学生返校意愿与状况前期摸排,确认符合返校条件学生名单,核实学生核酸检测情况。督促学生做好返校前各项前期准备;制订本学院学生返校工作安排,组织人员做好学生入校报到、每日晨午晚体温监测、各项手续办理和按时离校工作,协助未返校毕业生及时办理毕业手续和相关事宜。

八、前期准备工作安排519日-66日)

一)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北京高校返校复课工作评估的通知》(京教办【202010号)《关于印发北京高校做好开学复课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议的通知》(京教防组发【202014号)《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北京高校返校复课工作的通知》(京防组办发【202034号)精神,制订、修订相关方案、应急预案、制度规范。

(二)各部门人员准备

1.各部门在现有疫情防控小组基础上成立专班,配备学生返校期间来校上班人员,做好各工作环节、场所责任人员安排,提前14天到岗,摸排上班教职工本人及家人情况。

2.制订、落实教职工疫情防控管理纪律要求。落实办公区域部门防控责任制,明确学生返校期间各部门服务场所(办公室防控责任人。

3.组织工作人员对相关文件、方案、预案进行学习培训。

4.学生返校期间,工作人员单独制证,持证入校。

(三)学生返校管理准备工作

1. 统计和摸排返校与不返校学生名单。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核验,及时将符合返校条件的毕业生名单、无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名单送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知悉。

2.学生处组织各学院一对一告知学生返京前准备工作,完成开通健康“绿码”、核酸检测、做好途中防护工作、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妥善保管好交通凭证等各项事宜。

3.准备“防疫物资礼包”,印制《返校安排指南》及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4.以宿舍和班级为基础建立校园防控单元,建立相关制度。落实好各宿舍人员和宿舍长,层长,楼长信息表,建立三层防控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闭环管理方案。

(四)教学准备工作

1.各学院组织毕业论文答辩、补考成绩录入、毕业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将《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成绩报表》《毕业实习学生成绩报表》报送教务处,并将成绩录入教务系统。

2.教务处向各学院出具毕业生毕业资格预审名单、归档成绩单。各学院整理学籍档案、提交优秀毕业论文名单、审核毕业生毕业资格预审名单,审核结果返回教务处;各学院毕业生登记表到教务处盖章。

3.教务处、研究生处、党政办公室印发毕业证书给相关学院。

4.严格教室管理,对教室进行编码;做好学生出入教室体温监测,记录学生在教室停留时间。

5.做好线上毕业典礼安排工作,安排线上毕业照,减少学生聚集。

6.制订专升本考试组织实施方案。

(五)安全保卫工作

1.重新核发入校证件,持证入校,其他人员停止入校。

2. 加固学校东门和七号楼东侧门;封闭综合楼、中工大厦通向校外通道;排查所有与校内连接的通道。

3.对确需入校的校外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健康“绿码”核查。继续做好涿州校区封闭管理工作。

(六)校园清理工作

1.排查一号、二号、七号公寓、综合楼、卫生所等校内居住人员,通知非本校人员搬出,腾退健康观察点用房。

2.与协调学生托运行李场地,协调打印店等学生服务场所营业。

(七)后勤准备工作

1.各楼宇和食堂等重点场所测温装置、手部消毒设备等安装部署及1米线划设;全面检修学校各类设施,布置报到场地。

2.做好学生核酸检测安排工作。

3.学生宿舍调整。

4.学校健康观察点布置完毕。

5.对所有从事公共服务的后勤员工、保安、网络信息中心等服务窗口人员(含京内外和已在岗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费用由劳动关系所属单位支付。

6.联络办理学生行李托运事宜。

7.与属地疾控中心及医院联络对接,制订突发情况处置预案。

8.在已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附件五)的基础上,结合返校工作需要,继续充实备足防控物资。

9.制订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防控措施,部署实施预防性消杀措施。

10.与北京市集中分散点对接,并准备车辆协调转接中、高风险地区(含湖北全境毕业生)。

11.准备车辆转接湖北地区返校人员。

12.全面核验食堂员工的健康证,及时组织已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人员重新体检办证。

(八)其他准备工作。

党委宣传部做好学生返校期间防控宣传氛围营造;党委组织部提前部署各学院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及档案转接工作;财务处提前将欠费学生名单交各学院进行催缴,图书馆提前将未还书学生名单交各学院进行催缴。

(九)前期演练及评估工作

开展返校复课前全流程全要素演练,重点检验各项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情况,确保各项预案方案切实可行,为接受北京市教工委返校复课工作评估做准备。

九、毕业生返校期间工作安排68日-715日)

(一)毕业生入校工作

1.各学院提前一对一做好对接工作,指导无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的学生直接进入南门西侧专用通道。

2.保卫处在学校南门核验身份、测量体温后准许学生进入校门。后勤管理处在南门内设立专用通道,引领将体温异常及无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的学生须进入健康观察点。

3.各学院在劳动广场组织本院学生“一站式”报到。核验健康“绿码”及核酸检测结果、发放“防疫物资礼包”、毕业生登记表、《返校安排指南》,登记学生到校及在校的行程、时间安排,乘车返校的车号等信息记录,采取单线流程,安排学生返回宿舍。

(二)办理毕业手续和学生管理工作

1.各学院、教务处、研究生处、财务处、图书馆、学生处、网络中心为返校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对不返校的学生以邮寄和线上的方式办理毕业手续。

2.学生处和各学院做好返校毕业生每日晨午晚体温监测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出入各场所安排二次测温。

(三)举行毕业典礼和其他活动

学校以线上方式举行毕业典礼。各学院如自行安排线上相关活动,须报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专升本考试工作

组织第一批次中120名专科毕业生,6月13-14日参加北京市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相关工作方案另行制订。

(五)退宿、离校工作

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行李托运及退宿后,核准学生可以离校后发放印有身份证号码的出门条,经学生处核验后,保卫处准许学生离校,同时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备查。

十、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负总责,各部门一把手为学生返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全员动员,将毕业生返校工作作为现阶段重点任务,工作落实到人,做到筹备精细精准、落实高效有力。

(二)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准备。优化学生毕业手续办理流程,能在返校前处置的事务尽量提前办理;做好人员准备、物资准备、后勤保障和突发状况应急预案,保证毕业生在来校的有限时间里,高效、集中完成毕业手续办理。

(三)强化防控,保障师生健康。严防病毒进入校园,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做到严格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防控措施、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严格应急处置流程、严格健康监测和个人卫生管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