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学校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电教中心,疫情防控各专项工作组:


根据北京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调度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就学校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


(一)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的要求,保持政策过渡期基本防控措施和防控动作不变形,按照新10条的要求抓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开展疫情防控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对政策持续调整优化的正确认知,守住不发生校园疫情规模性爆发的底线。


(二)教育引导师生切实履行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科学理性、正确认识病毒特性及影响,不恐慌、不焦虑,增强自律意识。


二、 严格校门管理


(一)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入校,压缩到岗率,各学院、各部门单位执行“白名单”制度,按照不超过20%到岗率妥善安排人员到岗。入校人员原则上应在入校前3天以内未去过公共场所、在家静置,按“点对点”方式上下班。


(二)入校需持北京健康宝绿码,体温低于37.3度,处于健康状态,无咳嗽,咽痛等症状。本人及同住人出现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阳性、本人及同住人有返京不满7天、在高风险地区居住、根据社区要求居家隔离、北京健康宝弹窗等情况的,暂不进校。    


三、优化涉疫处置


(一)教职工涉疫处置


1.校内教职员工收到第三方平台核酸混管异常短信提示的,须原地保持不动,第一时间向本部门领导报告,并进行抗原试剂检测,随后进行单人单管核酸检测。


2.校内教职工出现抗原阳性、核酸阳性的人员,第一时间回家隔离。严禁校外涉阳教职员工入校隔离。与涉阳人员同办公室人员需保持原地不动,并进行抗原试剂检测,并回家进行居家观察。


3.校内教职员工出现咳嗽、咽痛、发烧等症状的,可申请回家休息,并进行抗原检测。待恢复健康后,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后,方可反校。


(二)学生涉疫处置


1.校内学生收到第三方平台核酸混管异常短信提示的,须原地保持不动,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并进行抗原试剂检测。


2.校内学生出现抗原阳性、核酸阳性的人员,需进入学校健康观察点进行隔离。同宿舍人员也需进入健康驿站,进行健康观察、抗原试剂检测。


3.校内学生出现咳嗽、咽痛、发烧等症状的,需报告辅导员,并进行抗原检测,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出宿舍。


(三)继续完善涉疫应急处置流程,统筹校内隔离点和方舱资源使用,做好校外隔离返校学生的健康观察和防控一线人员健康防护,最大程度降低阳性病例的校内传播;加强信息统计,完善校内外师生涉阳、隔离的情况统计台账;做好抗原试剂和相关药品准备。


四、细化校园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合理统筹安排校内人员力量。保持应急指挥体系继续运行,由校领导带班,疫情防控各专项工作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轮流24小时在岗值守;学生工作队伍要深入一线,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二)校内师生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原则,遵循“两点一线”流动,做到非必要不串宿舍、不串楼,不聚集,不堂食,进入校园公共场所,需扫码、测温。务必坚持全场景佩戴N95口罩。


(三)按照应考尽考的要求,做好研究生考试组考工作。引导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减少与无关人员接触,保持简单生活,宿舍、自习室、食堂,“三点一线”,做好参加考试的健康准备工作。


(四)增加校园消杀频次,对食堂、卫生间、图书馆等校内重点部位进行定期专业消杀,强化对进校物品和快递的消杀力度和静置管理;加强对校内保供、保食洁、后勤人员的健康观察和个人防护。对校内消杀人员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推进消杀工作标准化管理,确保消杀效果。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022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