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共建。经过7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做精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成为在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学科门类最齐全、最完整的大学。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设有14个院(系、部),开设16个普通本科专业,覆盖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2013年学校开始招收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导向、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原则,以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研究的高端智库。
为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全国总工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及学校规章制度,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与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记录。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愿意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3.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熟练应用计算机,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
4.应聘人员须为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应届毕业生(含博士后出站人员),且派遣证、毕业证、学位证均须为2019年取得;留学回国人员须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学历学位、回国不超过2年且未经派遣具备在京就业落户条件。
5.应届毕业生年龄要求: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
6. 第一学历须为本科,高等教育各阶段学历均为全日制性质并取得相应学位。
7.应聘人员非本校教职工配偶、子女及其他近亲属。
二、招聘岗位及具体条件
招聘部门 |
岗位 |
学历 |
招聘 |
专业 |
任职条件 |
拟开设课程/ |
招聘人员 |
工会学院 |
教师 |
博士 |
1 |
社会学 人口学 人类学 |
具有社会学或法学博士学位;本科或硕士阶段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劳动社会学专业、有从事工会、劳动关系、工人问题教学和研究经历者优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成果 |
社会学理论、劳动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等 |
生源地不限 |
教师 |
博士 |
1 |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 |
具有工会、工人运动、劳动关系、职工问题教学和研究经历者优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成果 |
中国工运史、国际工运史、工会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工会思想史等 |
生源地不限 |
|
劳动关系系 |
教师 |
博士 |
1 |
企业管理 社会学 |
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有海外留学经历;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
劳动关系学、集体谈判 |
生源地不限 |
经济管理系 |
教师 |
博士 |
1 |
企业管理 |
理论功底扎实;能够承担工商管理相关课程教学 |
非盈利组织管理等相关课程 |
生源地不限 |
法学院 |
教师 |
博士 |
1 |
诉讼法学 |
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热爱并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民事诉讼法 |
生源地不限 |
教师 |
博士 |
1 |
民商法学 |
本硕博均为法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热爱并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民商法 |
限京内生源 |
|
公共管理系 |
教师 |
博士 |
1 |
社会保障 |
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较多者优先 |
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险实务、社会政策等 |
生源地不限 |
教师 |
博士 |
1 |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
本硕博阶段的学科专业方向一致 |
政治哲学等专业课程 |
限京内生源 |
|
教师 |
博士 |
1 |
行政管理 |
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较多者优先 |
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管理心理学、行政法等 |
生源地不限 |
|
文化传播 学院 |
教师 |
博士 |
1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应聘者硕士及以上学历包含上述三个专业中的至少两个及以上者优先;讲课水平高;核心期刊、C刊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质与量,是录用的重要参考;有诗词歌赋创作能力及优秀作品者优先 |
外国文学(欧美、亚非)、比较文学、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
生源地不限 |
安全工程系 |
教师 |
博士 |
1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具有消防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背景 |
防排烟技术、火灾探测技术、建筑灭火设施 |
生源地不限 |
数学与计算机教学部 |
教师 |
硕士 |
1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无 |
程序设计、图像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
限京内生源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教师 |
博士 |
1 |
中国近现代史 |
无 |
中国近代史纲要等 |
生源地不限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 |
硕士 |
1 |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
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
酒店业概论等相关课程 |
限京内生源 |
工会干部培训学院 |
管理 |
硕士 |
1 |
行政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无 |
干部培训班的管理工作 |
限京内生源 |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 |
其他 专技 |
硕士 |
1 |
新闻学 传播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业管理 戏剧戏曲学 戏剧与影视学 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
无 |
负责媒体运营等工作 |
生源地不限 |
三、招聘程序
本次招聘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查、心理测评、初试、复试、考察、体检、公示、备案等环节,具体请以通知为准。
四、相关说明
1.本次招聘统一通过网络报名。应聘人员请登录zhaopin.culr.edu.cn,注册后根据要求填写应聘表格,职位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7日。
2.应聘人员申报岗位时需仔细阅读申报岗位的招聘要求,所学专业必须与招聘要求一致。
3.应聘人员须对本人提供的应聘资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我校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由此导致的后果由应聘者自行负责。
4.招聘期间,学校将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应聘人员联系,请保持通信畅通。
5.初试和复试按照每个岗位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初试和复试人选,根据成绩情况由高到低等额确定拟录用考察人选。
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权根据岗位需求变化及报名、考试情况等因素,调整、取消或终止岗位的招聘工作,并对本次招聘享有最终解释权。
7.网络报名投递简历时如遇技术问题,请拨打技术支持电话1800113586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19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