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本科专业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时间:2021-12-28   来源:

一、培养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和现代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知识、技术与方法,能够从事劳动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二、师资队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总工会等省部级课题数十项,多项研究报告得到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领导、民政部领导的批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多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十佳”、“科研十佳”称号。

三、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特色课程:国际劳工标准、劳动政策、社会政策、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实务。

四、学科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劳动+”、“工会+”特色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撑,2020年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规范与特色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及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在 96% 以上。

五、优秀毕业生代表

林志滨,2019 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从事综合管理工作。

曾勉,2020届校级优秀毕业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

郭雨润,2021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考入上海市委党校攻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