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会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师资队伍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重要通知
    • 公示栏
  • 党建园地
    • 党建活动
    • 学习专栏
  • 教育教学
    • 培养方案
    • 课程介绍
    • 常用下载
  • 学术科研
    • 学术机构
    • 科研制度
  • 招生就业
  • 学生天地
    • 管理制度
    • 党团建设
    • 奖助工作
  • 校友专栏

关于开展我眼中的工厂、 工人、工会调研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28

一、 活动背景

    开展高质量的学生科研活动是推进大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社会群体或社会现象的调研访问,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提升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拓展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结合工会学本科专业方向,工会学院拟开设“我眼中的工厂、工人、工会”调研活动,建立持续的、品牌化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工会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活动设计

(一)调研对象、目的及内容

    本调研活动的对象包括工厂、工人、工会三类,学生可自主选取其中一类开展调研,也可进行包含三类对象的综合调研。本调研活动的目的在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工厂、工人、工会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1.工厂调研。可选取一类或一家工厂(制造业企业)开展深入的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工厂发展、运行及转型升级情况;

2.工人调研。可选取一类工人群体开展调研活动,例如某一工厂的工人、某一工种的工人、获得劳模或工匠等荣誉的工人、农民工等,深入了解工人的技能水平、职称评聘与职业发展、收入水平及福利待遇、劳动保护与权益维护、工作环境与氛围等情况;

3.工会调研。可选取一类或一个工会开展调研活动,例如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企业工会,全面了解工会组织建立运行、工会工作内容、工会作用发挥等情况。

(二)调研方法

为完成本科研活动,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1.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对收回的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访谈研究法。制定访谈提纲,与工厂管理人员、一线工人、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整理访谈资料;

    3.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互联网公开资料。

(三)活动参加对象与时间

 本调研活动参加对象为全体工会学本科专业大一在校生,活动时间为大一暑假,学业导师应为学生调研活动提供全过程指导,以保障本活动高质量开展。

(四)调研成果形式及应用

本调研活动的最终成果形式为调研案例分析报告,应包含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典型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部分,充分体现通过调研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字数应达到3000字以上,并应于当年9月份提交报告。

学生提交调研报告以后,学院组织教师专家开展评审工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整理汇编成册,作为学院学生科研成果展示载体,并为后续学生科研项目申请立项提供参考。

三、活动运行机制

(一)建立持续化、品牌化运行机制

为提升工会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品牌效应,建立持续化、品牌化的学生调研活动运行机制。以“我眼中的工厂、工人、工会”为主题,自2024年暑假开始持续开展,努力打造工会学院学生科研品牌。

(二)构建全链条、全流程活动保障机制

为推动学生调研活动有效、有序开展,确保按时按期完成相关工作,构建全链条、全流程的活动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工会学院院长书记总体领导,科研副院长直接负责,工会学系具体运行,学业导师过程指导的全链条责任机制,做好宣讲动员、调研实施、报告撰写及评奖汇编应用的全流程工作。

(三)完善激发师生参与动能的激励机制

为激发学生、教师参与动能,切实提升活动质量,建立全面的奖励激励机制。针对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并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品奖励;对参与指导及评审的教工人员给予一定额度的工作补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

新闻中心

  • 院部新闻
  • 重要通知
  • 公示栏

学术科研

  • 学术机构
  • 科研制度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学习专栏

学生天地

  • 管理制度
  • 党团建设
  • 奖助工作

校友专栏

  • 校友会
  • 校友活动
公众号

公众号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北京, 100048

Copyright ©201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京ICP备1704029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5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