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会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师资队伍
    • 部门领导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重要通知
    • 公示栏
  • 党建园地
    • 党建活动
    • 学习专栏
  • 教育教学
    • 培养方案
    • 课程介绍
    • 常用下载
  • 学术科研
    • 学术机构
    • 科研制度
  • 招生就业
  • 学生天地
    • 管理制度
    • 党团建设
    • 奖助工作
  • 校友专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关于加强 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和学校党委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培养“知工会、懂工会、爱职工”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人才,结合工会学院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工作思路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熏陶”的理念,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协同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教风带学风、管理促学风、榜样领学风、活动育学风”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措施

(一)“八位”一体强基础,凝心聚力建新风

学院领导班子、任课教师、班主任、学业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学生骨干、学优生形成“八位一体”学风建设工作组,建立健全常态化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1.学院领导班子: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党政联席会每学期至少研究3项学风建设相关议题,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全体大会,通报学院学风建设情况,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业预警率、考试违纪率等;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学生代表座谈会,就课程建设、学业需求等相关内容,征求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相关制度等。

2.任课教师:课堂管理与教风示范

课堂纪律管理:严格课堂考勤管理,对旷课≥3次的学生进行课后谈话,带头落实手机入袋。教学质量提升:对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在2周内做出教学调整说明。

3.班主任:班级治理与日常养成

主题班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课堂巡查:深入学生课堂每学期不少于5次,与班级每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每学年不少于1次。班风建设活动:每学期组织至少2次班级学风建设活动,如学习小组创建、读书分享会、班级笔记展评等。家校联系:对学业预警学生,学期内与家长进行至少1次有效沟通。考勤情况:根据学生考勤制度做好本班学生3日内请假的审批及核销,做好本班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的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应确保本班学生90%以上的出勤率。信息桥梁:及时向辅导员、学业导师反馈班级学风动态、特殊学生情况,信息传递不过夜。

4.学业导师:精准规划与科研启蒙

个性化指导:每学期为导师组学生提供不少于4次学业规划与学习状态深度辅导。科研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导师课题。

5.教学秘书:流程规范与信息枢纽

政策宣讲:每学期面向全体新生组织至少1场学分制、选课、考试、学籍管理等核心教务政策宣讲会,确保全覆盖。信息准确传达:确保重要教学通知精准通知到学生。教学服务响应:及时反馈、解答师生反馈的教务相关问题。

6.辅导员:思想引领与行为督导

思想动态把握:每周深入学生课堂、宿舍不少于1次,每月与重点关注学生,如学业困难、心理困扰、经济困难等学生谈心谈话不少于5人次。纪律教育执行:建立学生考勤台账,对核实确认的旷课、考试违纪等行为,依规依据及时处理,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学风专项活动:每学期策划组织至少2项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全院性活动。学困生档案管理:建立并动态更新“学困生”档案(绩点<2.0或挂科≥2门),每月与班主任、学业导师、学优生沟通帮扶进展至少1次。

7.学生骨干(班委/党员):模范监督与信息反馈

考勤执行:学习委员课前5分钟完成班级同学到课情况拍照打卡,清晰显示时间、地点、人员,每课必做,缺勤名单课后立即报辅导员、班主任。学风监督: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课堂纪律,主动劝导身边同学的不当课堂行为。需求收集:每周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等形式,收集学生关于课程教学、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信息反馈:每月形成1份《班级学风动态简报》含出勤数据、学生诉求、典型问题等,提交辅导员和班主任。

8.学优生(奖学金获得者):朋辈帮扶与学业引领

结对帮扶:每名学优生至少结对帮扶1-3名“学困生”(绩点<2.0或挂科≥2门)。定期辅导:对结对学生提供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学业辅导。

(二)“五率”建设促提升,强化管理育学风

通过教育引领提升学生出勤率、抬头听课率、前排就坐率、互动参与率、学习任务完成率。

1.提升学生出勤率。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习委员、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出勤管理五级联动:任课教师加强课堂考勤和秩序管理,每节课进行课堂考勤并存档考勤记录表,督促学生上课要携带教材、笔、本;辅导员、班主任每周深入课堂检查早八课1次、听课1次、找学困生谈话1次;各班学习委员每节课进行课堂考勤并完成考勤记录表,每周五晚上汇报给辅导员存档;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在一个学年内开展不少于20次课堂出勤检查。

2.提升抬头听课率。任课教师提升授课质量;学院为每门课配备一本课堂笔记本;任课教师安排并引导学生完成“一本课堂笔记”,不定时抽查学生课堂笔记情况,并将课堂笔记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提升课堂互动参与率。专业课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设计有吸引力的问题,鼓励提问;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将课堂参与纳入平时成绩,激发学生互动参与率。

4.提升前排就坐率。班级和学院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前三排就坐,协助做好课堂管理。

5.提升学习任务完成率。任课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适度安排个人作业任务与小组合作任务,加强对于小组作业分工合作的引导,提升全员学习任务完成率,强化课程授课效果。

四、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工会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对工会专业的热爱与追求;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和谐、进取、健康的学习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五、工作要求

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学院副院长任副组长,工作小组由学院全体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组成。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全体师生应严格遵守,共同为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工会学院

2025年9月26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

新闻中心

  • 院部新闻
  • 重要通知
  • 公示栏

学术科研

  • 学术机构
  • 科研制度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学习专栏

学生天地

  • 管理制度
  • 党团建设
  • 奖助工作

校友专栏

  • 校友会
  • 校友活动
公众号

公众号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北京, 100048

Copyright ©201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京ICP备1704029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5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