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涵育优良学风生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激发青年奋发热情,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团委决定举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笔耕承学脉,文润启新程”第二十一届“金秋学术文化节”主题系列活动。现将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笔耕承学脉,文润启新程”
二、主办单位
校团委
三、承办单位
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四、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12月
五、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六、活动安排
(一)2025年学风建设主题活动
1.活动时间
活动举办期:11月3日-12月19日
活动总结期:12月22日-12月26日
2.责任部门: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3.活动安排
为进一步营造我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化学风建设,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与潜能,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各学院的特色承办,打造一批有深度、有吸引力的学术、学风建设活动,丰富我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具体要求如下:
(1)紧扣学风,务求实效。所有活动策划必须紧密围绕“学风建设”这一核心主题,旨在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目标模糊等),注重活动内涵与学生实际收获,避免形式化、娱乐化倾向。
(2)精心策划,彰显特色。各学院需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深入调研学生需求,策划至少三项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系列活动。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需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校园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及时报道活动亮点与成效,扩大活动影响力,在全校范围内持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积极学风。
(4)活动形式可包括但不限于:
知识技能类:专业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案例分析大赛等;
学术交流类:主题学术讲座、名师访谈、考研考公经验分享会、读书报告会等;
创新实践类:创新项目路演、学术海报设计大赛、学科特色作品展示等;
互助学习类:朋辈辅导、互助学习等。
4.成果总结与展示
为固化活动成果,促进各学院间的交流与借鉴,各学院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鼓励各学院以展板、实物、数字媒体等多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集中成果展示,生动展现学风建设活动的丰富内涵与积极风貌。
(二)“青年服务国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十六届“新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高峰论坛
1.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中旬
2.责任部门:校团委科创学术部
联系人:何俊莹 联系方式:13908833577
3.活动安排
(1)参赛方式
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活动内容
校团委科创学术部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高峰论坛,各实践团队通过展演展示社会实践风采,感悟社会实践心得。
4.奖项设置
本次论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奖金1500元,二等奖奖金1000元,三等奖奖金600元,优秀奖奖金300元。(具体名额数量视团队展演情况而定)。
(三)劳动铸芳华·青春建新功——我与劳动的故事征文
1.活动时间
征文阶段:11月1日-11月14日
评比阶段:11月17日-11月21日
2.责任部门:校学生会学习部
联系人:王一凡 、联系方式:19528371219
3.活动安排
(1)参赛方式
参赛者投稿至指定邮箱zgldgxxyculr@163.com,邮件名称为:姓名+学院+联系方式+参赛作品名。
(2)活动内容
结合专业课或社会实践,挖掘劳动与青年相关的故事,用年轻视角解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聚焦校园里的后勤劳动者(食堂师傅、宿管阿姨、保洁人员)、校友中的工匠/劳模、父母辈的劳动经历,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平凡岗位靠劳动建新功”的深刻内涵。结合大学生身份谈行动,如参与志愿服务中的辛苦付出与责任担当、学科竞赛中的钻研劳动与突破创新、创新创业中的实践劳动与坚韧探索时,如何践行“劳动创造价值”的核心精神。
4.奖项设置
本场比赛共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优秀奖若干。
(四)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崇劳杯”秋季排球赛
1.活动时间
小组赛:11月8日;
半决赛:11月9日;
决赛:11月9日;
如遇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比赛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另行通知。
2.责任部门:校学生会体育部
联系人:李宇鑫 联系电话:18211109792
3.活动安排
本次排球赛将进行男排、女排小组赛、半决赛、决赛共32场比赛。
4.奖项设置
团体奖项:男、女排各设立冠、亚、季军各一名,最佳组织奖五名;
个人奖项:男、女排MVP球员各一名。
七、活动要求
(一)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学术文化活动,确保活动深入学生,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实际制定本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积极热烈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学风,注重内涵。 各项活动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风建设贯穿始终。活动内容应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和引领性,鼓励创新形式、深化内涵,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术素养提升。
(三)加强宣传,凝练成果。各项活动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对活动进行多角度、全过程宣传报道,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营造崇尚学术、勇于实践、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及时做好总结梳理工作,固化活动成效,凝练特色做法,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活动育人实效。
校团委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