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讯速览
思 想 动 态
团学骨干培训班“青年与选择”系列讲座公选课圆满结课。12月20日晚,第十三届团学骨干培训班“青年与选择”系列讲座公选课第十讲在涿州校区阶梯教室二圆满结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硕士生导师刘丽红老师以“团学干部的‘超能力’培养与探索成长之旅”为主题,为现场团学骨干带来了一堂风趣幽默的能力提升课。(校团委组织部)
团 学 活 动
2023年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暨“青春·绽放”2024年元旦晚会隆重举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工会十八大精神,引导我校青年学子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展现青年学子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培养奋斗奉献的青春力量。我校于12月25日晚举办2023年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暨2024年元旦晚会。校领导刘向兵、傅德印、刘丽红、吴万雄,党委常委李东,与各学院各部门师生代表近千人齐聚一堂。刘向兵书记、傅德印校长、刘丽红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向辛勤工作、敬业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同学们,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愿。晚会精彩绝伦,展示了中劳学子的爱国情怀,表现了青年学子的热情与创造力。另外,校史追溯的研究成果及我校在暑期洪灾中表现出的团结精神更是在各节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次晚会通过大胆创新的形式、丰富厚重的内容,点燃了学子们激情与创造的梦想,奏响了青春与奋斗的旋律,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坚定信念、团结奋斗,共同迎接更加精彩的2024。(校团委、校学生会)
校团委顺利开展2023年青年“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九大重要部署,激励我校学子广泛投身社会实践,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中锤炼思想、锻炼成长。11月15日至12月13日,校团委理论研究室顺利开展2023年度青年“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牢牢把握“力学笃行夯本领,青年共筑实践梦”这一主题,紧紧锚定“探究新时代青年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对策”这一中心问题,旨在通过问卷调查、非正式访谈、趣味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调查研究方式,摸索我校学子社会实践现状,探究我校学子在社会实践领域的“疑难杂症”。本次调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坚持面向广大基层同学,通过全透明、全公开、实地干实事的方式,提高调研活动真实有效性,扩大调研活动群众认可度,确保一切从实际出发,严避形式主义,真实反映青年愿望,准确了解青年所忧所盼。
下一步,校团委将紧扣调研数据,做好点位对接,紧盯我校社会实践发展方向,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团结带领我校青年在实践中深学实做,促进我校学子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校团委理论研究室)
“筑梦新时代,青年勇担当”校团委第十六届主题团日活动圆满落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致词精神,全面落实团十九大各项部署,切实引导我校团员青年“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校团委组织开展了“筑梦新时代,青年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各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通过理论学习、生活安全、文化鉴赏、体育运动、实践体验等多方面活动,深刻培养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展现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团日活动中,同学们广泛参与各类竞赛、座谈交流和实践体验,积极探讨新时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彰显了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团日活动寓教于乐,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理论相结合,不仅深化了广大同学对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激发了同学们在政治信仰上的自觉性,为培养更加政治坚定、有为有守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校团委组织部)
校学生会顺利开展“方旭计划”第四期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为深入贯彻团员青年主题教育宣讲要求,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的引领作用,校学生会以“凝心铸魂成为一名有血有肉的团学骨干”为题,于12月22日开展了“方旭计划”第四期活动。本期活动邀请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安全工程学院第十六届学生会主席赵崇儒学长于线上进行宣讲,校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及各部门成员参加宣讲。本次宣讲对学生工作进行了深刻解读,强调学生工作不是重复轮回的,而是不断前进的;强调学生工作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鼓励团学骨干要秉持服务理念,服务同学、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勉励大家不做时代的“观众和看客”,而是用实际行动为青春代言、为时代定义。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贯彻了校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强化学生会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校学生会成员思想素质。(校学生会)
学风建设集邮打卡活动圆满结束。为促进我校学风建设,打造浓厚校园学习氛围,10月9日至12月17日,校学生会学习部策划开展了历时70天的学风建设集邮打卡活动。活动期间,共有660同学积极参与,累计打卡次数超过2.5w次。活动通过线上微信打卡圈记录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包括每日单词学习、课堂笔记、自习情况等多个方面。这一创新形式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为学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微信打卡圈中,同学们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共同促进打卡活动的精彩展开。这些记录不仅见证了学子们的学术进程,也为整个校园创造了一种更为紧密、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打卡,更是对学风建设的有益探索。通过同学们的坚持打卡,校学生会与同学们共同书写了一份浓墨重彩的学习篇章,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郁的底色。该活动不仅增强了我校学子的学习热情,更促使了学校学风的持续升华,营造了勤勉进取的学风氛围!(校学生会)
助学空间站活动顺利落幕。为发扬团结进取精神,促进我校学子的学科知识交流和相互学习,校学生会学习部于10月20日起举办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助学空间站。活动于12月15日正式结束,通过多期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同学们得以共享彼此的学科知识和学习经验,传递高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本次活动不仅在于为我校学子提供更多学科知识和学习经验,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更在于搭建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促使我校学子在学术上共同进步,为学校的学风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为学子们的学术发展铺路搭桥。
校红十字会顺利举办“为爱而生,让‘艾’远离”防艾主题宣传活动。12月,为加强我校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提升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我校红十字会紧密围绕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防艾活动。活动涵盖了包括“防艾知识问答”、“卧底游戏”等多个创意互动环节,深入引导同学们参与并共同呼吁关注防艾工作。
本次防艾活动不仅推动了防艾知识的传播,更提高了我校学生的防艾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广泛宣传与大量互动,同学们为构建平安健康校园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校团委学生社团工作部)
对 外 交 流
我校多个实践团队及个人获得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表彰。12月,北京团市委公布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表彰名单。其中,我校“中劳模范小分队”“齐心协‘绿’”“窗明几净队”3支团队获评“优秀团队”。李若洋、王锦发、毛欣瑜3名学生获评“先进个人”。任国友、曹荣、武雪婷、冯婉莹4名师生获评“先进工作者”。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关于开展“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工作部署,形成“3+5+N”社会实践项目。我校723名大学生组成152支队伍在全国29个省119个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祖国大地上以足迹书写青春答卷。
未来,校团委将不断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组织管理,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引领我校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春风貌。(校团委)
我校“行走的安全帽”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12月,经过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全国评选委员会评选,我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行走的安全帽’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该项目结合“服务性学习”理念,以专业优势为支撑,采用“移动策展+安全绘本+沉浸式体验+专业实践”的方式,开展了“劳动+志愿”、“安全+志愿”等主题活动。项目以“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原则,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安全文化,传承劳动情怀,致力将志愿服务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打造崇尚劳动且具有安全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
未来,校团委和安全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行走的安全帽”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激励我校青年师生积极投入志愿服务活动,用青春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和劳动精神。(校团委)
媒 体 聚 焦
新闻媒体中心结合校园热点活动、热门话题,及时推送传递丰富校园信息。通过复盘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发布推广内容,及时调整并创新宣发策略。12月间,公众号“CULR新青年”,发文量35篇,阅读量16200;公众号“CULR学生范儿”,发文量26篇,阅读量12547;公众号“CULR社团汇”,发文量3篇,阅读量296;公众号“CULR有志青年”,发文量12篇,阅读量6770;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微博阅读量7.6万;公众号“CULR艺术范儿”,发文量1篇,阅读量11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抖音播放量83.3万。(校团委新闻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