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讯速览
思 想 动 态
北京冬奥宣讲团赴我校开展宣讲活动。9月17日,由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市、河北省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的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百所高校系列宣讲活动第二季在我校举行。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与冬奥储备志愿者、学生代表等二百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宣讲会上,宣讲团成员中国石化高级工程师王雷、冬奥物业事业部客服主管张洪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退休干部刘超英、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冬奥办公室主任张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郭丹丹共5位宣讲人与在场听众分享了他们在结缘冰雪运动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号召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热情服务,共赴冬奥之约。此次宣讲活动是我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动员了广大师生关注冬奥、参与冬奥、支持冬奥。(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团学骨干培训班暨“青年与选择”系列讲座公选课顺利开讲。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培博士、北京市团校特聘专家牛奔老师聚焦青年干部领导力问题,以“新时代青年与领导力创新”为主题,为现场团学骨干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青年干部成长课;9月18日,中央团校助理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亚老师聚焦青年干部工作魅力问题,以“团学干部魅力提升十二法”为主题,为现场团学骨干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魅力提升课;9月27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张靖华副教授以“公文写作基础”为主题,为团学骨干们带来了一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校团委组织部)
继续完成“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课程的学习。本月网上团课,我校青年学习了北大荒的奋斗精神和中国必须坚持党中央领导的原因。根据北京青年官方数据统计,我校第一期学习率79.30%,首创历史新高,高校排名第2。(校团委组织部)
团 学 活 动
校团委2021年招新工作圆满结束。9月2日至12日,为进一步加强团学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后备力量,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学生主体作用,校团委全面启动各部门招新工作。招新工作作为校团委新学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校园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下,经过提前筹划、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和科学设计考核环节,共吸引了348名新生报名并有序参加考核。招新工作的圆满结束,为校团委打造一支思想先进、实力雄厚、全面发展的学生干部队伍,为我校团学工作可持续化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校团委)
对 外 交 流
大学生艺术团受邀参与“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节目录制。9月17日,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受邀前往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参加央视音乐频道“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演出节目的录制。该节目为央视音乐频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特别策划,参演同学们满怀热情,与知名艺术家贾贝利、马飞、袁晨野和奥运冠军陈中同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以青春的名义向祖国72周年华诞献礼,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之情、拼搏之姿、奋斗之志。(大学生艺术团)
我校组织劳模宣讲团赴紫竹院学区开展“大国工匠面对面”志愿服务活动。9月23日,我校“大国工匠面对面”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受邀前往紫竹院学区开展“大国工匠面对面”劳模精神宣讲会活动。来自我校劳模宣讲团的宣讲员李玲玲,李远伟分别分享了自己在铁路和应急救援岗位上以实干焕发青春光彩,用担当谱写生命赞歌的感人故事,紫竹院学区数十所中小学的三百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活动。本次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了劳动模范的先锋引领作用,同时也是我校劳模宣讲团“践行回信精神,奏响时代强音”主题宣讲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机结合。(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我校师生代表参观第24届北京科博会。9月25日,我校组织48名师生参观第24届北京科博会。本届科博会以“健康·智慧·碳中和”为主题,共设5个主题展区,我校青年通过参观新技术产品的展示,参与人机沉浸式互动体验,亲身感受到了新科技带来的便捷。通过此次活动,我校青年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实力和科技强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青年投身科学钻研的热情和决心。(校团委)
媒 体 聚 焦
新闻媒体中心结合校园热点活动、热门话题,及时推送传递丰富校园信息。每月复盘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发布推广内容,及时调整并创新宣发策略。5月间,公众号CULR新青年,发文数量53篇,阅读量18633;CULR学生范儿,发文量36篇,阅读量16884;公众号CULR社团汇,发文量11篇,阅读量5905;公众号CULR艺术范儿,发文量11篇,阅读量4383;公众号CULR有志青年,发文量59篇,阅读量472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微博阅读量4563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抖音播放量6437;喜马拉雅账号青听CULR-党史留声机,党史故事发表11期,播放量554。(校团委新闻媒体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