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将大众的视线又重新拉到了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来。事实上,近年来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关注度并不低,相关公益组织、活动、电影电视作品等业层出不穷。但这种关注度仅停留在社会热点层面。具体来说,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好吃野味的陋习也一直存在,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也屡禁不止。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更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生存现状令人堪忧。
实践背景
2020年春节,由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五名有志青年组成了小蝠团队,他们带着自己创立的“动物学院”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平台,参加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赛中并崭露头角。为了平台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更好的向大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小蝠团队在这个暑假开展了“一场爱的故事,一生温暖同行”野生动物保护专题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一场爱的故事,一生温暖同行”,实践内容主要为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的科普、了解大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举办一些兼具趣味性和科普性而又不乏温度的调查类、采访类活动,希望能向大众更好的科普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传递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与力量。
线上线下实践
支线一
2020年7月20日——2020年8月20日
在微博上发起“你与野生动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主题留言活动,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预热,进一步扩大话题影响力,号召网友在微博留言中写下自己最想和野生动物们说的一句话、自己与野生动物之间发生过的难忘故事、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吁等内容,活动持续一个月。
支线二
2020年8月1日——2020年8月10日
在深圳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线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街头采访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看法和态度、街头派发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手册、街头派发野生动物保护相关问卷、参观野生动物园拍摄科普类小视频并在抖音等相关平台上进行投放等。
支线三
2020年8月11日——2020年8月12日
以山西晋城市为中心,对沿街餐馆野生动物食用状况展开采访调研,采访对象为餐馆老板、店内消费者、街头路人等,重点针对食用野生动物这一现象,展开调研采访。
支线四
2020年8月10日——2020年8月20日
团队成员一起在线上整理各类实践活动成果,制作实践活动记录手册,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动物学院”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平台立足于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线上深入各社交平台,营造线上野生动物科普生态圈;线下以大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向各年龄段扩大影响力,组织针对性志愿活动。
平台公益性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营业务为线上平台运营,各平台在推广方面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平台间联系密切,形成良好推广闭环。同时,平台将组织活动的目光聚集在集中于热心公益且有相应科普宣传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呼吁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力量,聚集对野生动物感兴趣的人群,带动潜在热心公益人群,进一步扩大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力。
我们的愿景是形成集“科普-实践-监管”于一身的综合性科普输出平台,以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实践团队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为公益产业的发展输出创意。
实践收获
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兼顾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实践时效性三大特征。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平台开展线下活动的可能,以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实践团队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度,为公益产业的发展输出创意。预计推出三大系列抖音短视频,制作视频数量共计十余个;微博话题借助朋友圈广泛参与,目标参与人数达500+人次。
呼吁组织大学生进一步关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通过宣讲活动、实地参观等线下科普活动,传递一份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与力量,为保护、拯救野生动物作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应有的贡献。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为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增强活动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应急措施必须落到实处,以利于及时应变。
由于活动正值特殊疫情时期,因此团队成员也应做到“不组织多人聚集活动,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等原则,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