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各院(系)团总支、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校团委经研究决定开展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内选拔赛。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赛时间

  2019年4月—6月

二、参赛内容

  参赛作品可分三类: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和科技发明制作类(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建议。要求论证严密、文字简洁、有说服力,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参赛作品一般应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见附件2)范围内选题。

  3、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又分为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根据其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三、比赛须知

  1. 参赛团队填写参赛申报书相关内容并将申报书发送至指定邮箱culrkcxs@163.com,邮件以“XX系(院)—作品全称—申报书”命名,文件名为“XX系(院)—作品全称-申报书”。工作人员将会在报名表提交后48小时之内与团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团队可继续撰写参赛作品。

  2.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9年6月1日前两年内

  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是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4.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5. 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参赛的作品,需提交论文或调查报告。论文和调查报告可引用相关材料,但需标明来源出处。如涉及他人学术科研成果,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四、赛制安排

  第一阶段(2019年4月)提交报名表,撰写作品并进行校内选拔。

  第二阶段(2019年5月)学校统一进行作品的网上提交,通过网络评审后进入首都地区特等奖答辩阶段。

  第三阶段(2019年6至10月)全国赛步骤和进程。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燕敏 尚静

  联系方式:010-88561083  18532683731

  电子邮箱:culrkcxs@163.com

 

  共青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

2019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