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工作要点

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工作要点

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工作要点

 

团委各部门、学生会、各系(院)团总支、团支部: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和2010年北京团市委、全总机关团委的工作部署,巩固工作成果,推动工作创新,服务学院中心工作和青年的成长成才,引领青年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一、深化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深入挖掘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校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在思想育人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化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加强团干部的培养和凝聚工作,力求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丰富工作方法。

创新形式、加强覆盖,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住五四青年节、红五月等契机,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以突出劳动关系为特色,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在扩大活动覆盖面、受益面和提升活动影响力上下功夫,着力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学院建设。及时宣传青年学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开展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为青年树立自立自强先进典型。加强学院共青团网站、校刊、广播站、团讯等宣传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思想引领队伍体系,弘扬主流价值,引导文明风尚。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积极拓展服务项目,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将服务青年工作落到实处。密切关注2010年就业形势,与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主动与多家单位建立联系,争取建立一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宗旨,不断优化、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充实工作内容和机制。参与举办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突出实践导向,强化社会参与,从更高层次培养大学生学习创业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三、加强团学组织建设

以开展“先锋杯”、团委年度系列评优表彰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团支部吸引力和组织活力的有效途径,以工作内容、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创新为重点,全力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加强团干部能力与作风建设。加强与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与调研。

强化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增强学生会的工作活力及影响力。指导社团开展丰富的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会、学生社团与各高校的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网上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针对重要敏感期和重大社会事件,启动逐级报告制度,提高团学干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团委委员会建设,发挥团委委员会的职能和整体作用,坚持团内民主集中制,积极为委员提供学习交流机会,调动委员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建立委员工作督查制度,确保团学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培养和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心系青年、勇挑重担的团干部队伍为目标,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共青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始终从工作大局出发去部署和推进共青团工作。不断增强团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在引导团干部开展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集中学习。

五、推进社会实践工作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积极与多家单位建立联系,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组建社会实践考察团,由团委委员带领青年,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关爱留守儿童、支教等为专题,广泛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继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团员青年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

 

共青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

2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