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1年“映像中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1年“映像中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领大学生在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基层治理体系的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校团委经研究决定开展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2021年“映像中国”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三、参加人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
  四、活动形式
  自愿报名,立足属地,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在户籍地或者居住所在地灵活开展社会实践。围绕同一主题,线上招募,灵活组队,线下属地实践方式开展,不得跨地域、跨省市流动。
  五、活动内容
  (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利用寒假返乡机会,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内容、把握要义,用以指导日常生产生活。与学习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培养青年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二)国情社情民情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聚集所在区域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民生领域,围绕法律援助、就业援助、社会保障协理、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养老、残疾人居家服务、廉租房配套等基层突出问题展开社会调查研究,为地方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利益协调等社会治理建言献策。
  (三)劳动教育推广。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深入基层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积极参与基层一线工作体验,收集和挖掘爱岗敬业劳动者故事,倾听广大劳动者的真实声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感悟劳动情怀,引导青年大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通过参观、走访、体验,了解传统民俗节日、文字语言、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切身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感受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集成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当代文化自信。
  (五)青春志愿服务。学习贯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引导学生发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关注民生发展,结合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均衡等民生热点,以“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志愿公益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六、活动安排
  (一)12月8日至12月18日,线上组队报名。
  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要求团队总人数3人以上,7人以下。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资源优势,在以上五个主题中任选其一自拟题目申报,要求围绕同一主题,线上招募,灵活组队,线下分头实践方式开展,不得跨地域、跨省市流动。每位同学只能参与一个项目。
  各学院须指派一名学生干部作为此项活动联络人,负责对接所在学院各项具体工作,请各学院团总支于12月11日前将活动联络人信息表(附件1)反馈至邮箱culrgqt@163.com。
  申报团队负责人须于12月17日前将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2)电子版提交至各学院联络人处,文件名格式为“2021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名称”;各学院联络人于12月21日前将汇总的团队申报书以及学院汇总表(附件3)打包压缩发至邮箱culrgqt@163.com。
  (二)12月21日至12月25日,评审遴选。
  校团委组织线上评审、遴选工作,确认最终立项名单并公布。
  (三)12月26日至1月5日,立项。
  予以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向校团委科创学术部提交《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守则》(附件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个人安全责任书》(附件5)纸质版等材料存档,同时领取《实践地接收证明》(附件6)、团旗、社会实践活动旗帜等物资。
  (四)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开展实践。
  各项目团队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按照预定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在“第二课堂”系统中发布项目进展情况。如计划有变,应及时与项目指导老师联系并向校团委科创学术部报备。
  (五)2021年3月1日至3月13日,实践总结。
  各项目团队在实践结束后、开学返校前做好材料整理、总结撰写等工作,须提交以下材料:1.项目实践总结报告1份,字数在 3000~5000 之间;2.数码照片若干张,要求主题突出、活动鲜明、能够反映活动开展的情况,只需电子版,每张照片须备注说明时间、地点、事件;如有条件,可提交经编辑的视频短片;3.其他相关材料,如项目获当地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可补充提交报纸、链接等材料。
  (六)2021年3月下旬,交流表彰。
  校团委拟举办第二届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高峰论坛,组织优秀项目交流汇报,并进行总结和表彰。活动拟评选一等奖1名,奖金800元;二等奖3名,每名奖金500元;三等奖6名,每名奖金200元;优秀奖若干名,每名奖金100元。
  七、活动要求
  (一)各学院团总支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工作。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各学院的专业、师资、课题等优势资源,积极鼓励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注重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
  (二)参与人员要确保安全作为活动的首要前提。要按照“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减少线下实践环节,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不跨地区线下实践;各学院要落实安全教育,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各团队要实时掌握成员动态,并及时向校团委科创学术部反馈。
  (三)加强宣传报道,做好实践记录。各学院、各团队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及时向校团委报送实践动态,特别是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先进、感人事迹,“CULR 新青年”等新媒体平台将择优推送,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关注网络舆情,把握学生动态,做好思想引领。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小宁、马弋涵
  联系电话:010-88561305、18093716781
  电子邮箱:culrgqt@163.com

 

  附件:
  1.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联络人信息表
  2.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
  3.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信息统计表
  4.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守则(2020-12-29更新)
  5.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2020-12-29更新)
  6.2021年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实践地接收证明

 


共青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
202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