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学校涿州校区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大国工匠进校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场”活动隆重举办。教育部思政司余先亭副巡视员,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勇,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副部长王舟波,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副校长李华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成国一,副校长吴万雄等领导出席活动。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职教处和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工会领导,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院(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部分教师、劳模班学员和涿州校区学生代表近1000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成国一主持。
成国一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工匠大师表示热烈欢迎!向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领导对我校的关怀和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对我校的关心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
刘向兵校长指出,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鲜明办学特色、以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英才为使命的高校。高校应当热情宣传大国工匠、认真研究大国工匠、大力学习大国工匠。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研究所,探讨工匠精神的养成机制,探索大国工匠的培育措施,为让更多大国工匠引领中国制造的创新、转型和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发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劳动情怀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王舟波副部长强调,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敬业、精业、奉献。“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求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培养造就大国工匠的摇篮,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带动广大师生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己任,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情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余先亭副巡视员指出,在全国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之际,“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的召开,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举措,也是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尝试。本次活动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光荣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邀请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精密机械制造部钳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巩鹏,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工人、中国兵器首席技师、我校2016级劳模班学员郑贵有,当代剪纸艺术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校2017级劳模班学员高少萍三位工匠大师来到活动现场,为师生演示精湛技艺,讲述工匠事迹,探讨工匠情怀,弘扬工匠精神。巩鹏老师现场演示了打磨钻头、盲配钥匙等绝活,赢得台下师生的阵阵掌声;郑贵有老师讲述了自己在岗位上攻坚克难、潜心钻研的生动故事,令大家深受感动和鼓舞;高少萍老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一带一路”新作品,生动演绎了高超的剪纸技术,并与大家热情互动,让大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用不屈的性格打造自己精彩的人生。”“我常和徒弟们说,要牢记八个字,那就是坚守、传承、专注、感恩。”“我们都听过有名的‘乒乓外交’,如今,我实现了‘剪纸外交’,为国家外交事业贡献了力量。”三位工匠大师与师生们亲切互动,深入交流,勉励大家爱国奉献、勇于担当、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时刻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在精彩展示和互动交流之后,隆重举行了三位工匠大师“大学生德育导师”的受聘仪式,工会学院院长、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研究所所长杨冬梅教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张默教授,公共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杨志强分别宣读聘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勇、学校副校长李华东、副校长吴万雄分别向巩鹏、郑贵有、高少萍颁发了学校“大学生德育导师”聘书,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在歌舞《阳光路上》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中圆满结束。
(党政办公室、党委组宣部、校团委、校工会、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