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好,青年当有为。有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将小我融入祖国西部的发展之中;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背起行囊,赴西部之约!
青年正直无私,奉献璀璨青春。今天,让我们走近本期西部志愿者--张琪的身边,一起聆听她的故事。
一、西行初衷
第一次听说西部计划,是在大二,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在心中默默埋下了想要参加西部计划的种子。
临近大学毕业,我短暂的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参加实习,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偌大的城市让初出校园的我深感迷茫。
难道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就要被束缚在一方小小的办公桌前吗?
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看向更远的地方见更多的风景,想用双脚走过更多未曾到过的地方。
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报名了西部计划,来到了西藏这片圣洁的土地。
2023年8月,我正式踏上了西部计划志愿的征程,经过一系列的培训,我被分配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处,负责干部人才援藏的相关服务管理等事宜。
二、西行经历
1. 心路历程
第一次来到工作地点时,用两个字概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局促。
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同事,我找不到自己的节奏,对于不熟悉的工作内容,我也不敢及时向他人请教,这导致我的工作效率一度底下。
“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在同事和往届志愿者的帮助下,我逐渐地适应了工作,也敢于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慢慢地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将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沉淀为了自身的宝贵经验。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几十年来,除了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奔赴于各地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之外,也有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来到雪域高原。他们离开熟悉的家乡,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担当。在对工作不断熟悉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这些援藏干部来自不同城市的各行各业,教师、医生、工程师、企业家……但无论他们原本来自哪里,都为“援藏”而聚,发扬老西藏精神。
2.现阶段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没有速成的捷径,量变引起质变,积小流而成江海。现在当我面对一件件陌生的工作时,虽然内心也不免疑虑和害怕,但我深知这是我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为援藏干部服务,我深感荣幸。他们的行动也如同一本社会教科书,不断提醒并激励着我在成长的路上前进。
三、西行感悟
父母总是在问我:”为什么非要去西藏,离家近些不好吗?”。我想,我好像无法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只有亲自来到这里的人才能得到答案。我也总是在想,在这里的时间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时常感到的孤独,还是依旧不明确的未来?
我更多地将它当作人生中的一段旅行,在休息日的大多时候我都是骑着电车,漫无目的地在这座城市中感受独属于西藏的风情。
写西藏,不能只写壮丽的雪山、雄伟的布达拉宫、波光粼粼的纳木措和成群的牦牛,还要写三五好友晒着太阳喝酥油茶的松弛、佝偻的老人和孩子们一起过林卡、听藏戏的惬意。我曾走过八廓街热闹的小巷子,也走过崎岖不平的山路,欣赏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
虽然都说人就活某一瞬间,但在这里的每一瞬间都值得我去回忆。或许西部计划的经历在简历上只是寥寥数语,然而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相信没有“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遗憾,因为我就在这里!
四、未来寄语
希望志愿者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对未来负责,以踏实的态度、强大的心脏和健康的体魄迎接新的环境,不断打磨自身,既然选择了出发,就不要回头看曾经错过的道路。
青年者,人生之初华也;少年者,当有鸿鹄志也。
从本期志愿者张琪的身上,大家一定感受到了青年的磅礴生命力。在未来,希望大家向榜样学习。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志愿服务之中,为祖国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4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