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我想这就是身着“志愿蓝”的意义。
本期就跟随小青一起倾听2022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之一李博奥的冬奥故事叭~
李博奥,法学院19级法学一班,中共预备党员。
曾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2021届迎新志愿服务活动,助学空间站学生志愿导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2019年9月至今,在志愿北京平台累计志愿时长318小时。
Q:回忆志愿历程。结合您的志愿服务经历,您认为哪种品质是一位合格的志愿者必须要具备的呢?
A:个人认为奉献精神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首先应当明确个人定位,将自己置于供给服务一方,这一前提既确保了志愿者能够出于自主、自愿提供服务,确保服务质量,也可以促进志愿者在统一指导下发挥个人所能,提高服务水平。因此,我认为志愿者需要保持奉献精神,秉持认真态度,争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Q:请问在进行志愿服务期间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A:就本次冬奥会志愿服务而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可能集中表现为闭环内外志愿者的相互交流沟通。受疫情影响,本次志愿活动被分割为闭环内外两套志愿服务运作体系,除线上交流外,我们唯一可以接触的线下渠道就是一个仅容许两三人进入的后勤通道。在此种机制下,本部门各位志愿者就需要轮流投放物资,这也是我们可以与平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同事见面的唯一机会,于是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平日朝夕相处的人在通道两侧扶栏相望,隔着不知有无风险的空气,三四米的距离又远又近,但即便有各种困难,双方也总能在隐约看到对方身影时热情依旧。
Q: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报名参加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呢?
A:本人报名参加冬奥会志愿服务,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在国家级活动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让此次活动成为个人成长历程中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为社会贡献个人力量的追求,此种追求并非基于高度抽象的政治意识,而仅是基于自己能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所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当然,除了主观原因之外,我能够顺利参加冬奥会志愿服务也离不开学校、学院各位老师、工作人员以及父母的支持与帮助,使得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而无需多虑后勤工作等物质保障。
Q:在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活动中,请问您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A:最大的收获大概是打破了个人原有的社交圈,认识了本校及其他院校许多优秀的老师与同学,让我充分认识到每位志愿者的专业性与全面性。在相互合作、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我丰富了个人认识,摆脱了之前对自己专业优势的偏见,使我可以在之后的各项活动中做到以向他人学习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展现个人能力。除此之外,冬奥会作为我首次参加的大型志愿活动,对于本人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具有重要意义,在冬奥会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物质方面的革新与丰富,同时可以亲身体会到文化的包容程度。
Q:在志愿服务方面,您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小建议吗?
A:希望各位志愿者可以增强自信 ,积极参与各种类型、各级规模的志愿活动,在志愿实践中感受个人价值,突破个人预设,丰富个人生活。同时注重在志愿活动中主动学习,接触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社会成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受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个人日后步入各领域、各行业积累经验。除此之外,各位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需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增强风险意识,在主动承担应有责任的前提下防范被他人利用,保证自己的热心与热情在应有领域充分彰显。
小青有话说,“萤烛末光,增辉日月”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领略不同的风景,也会成为别人眼里靓丽的风景线。每一位志愿者都是黑暗中的微光,一点点地汇集在一起,就能变成熊熊烈火。小青愿和各位志愿者们携手并肩前行,一起用实践播撒希望的种子。“以奋斗点燃岁月,以奉献促进和谐”,共同谱写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新篇章!
本期优秀青年志愿者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优秀青年志愿者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