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竞赛项目的设置由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包括大项、分项和小项。冬奥会设项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根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提议,国际奥委会在参赛规模总体控制的基础上,对设项做一定的调整。
冬奥会竞赛项目中的“大项”为主干项目,“分项”是冬奥会大项的分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项目,“小项”则是大项或分项中的一项比赛,产生名次,并据此颁发奖牌和证书。
经过不断优化完善,目前北京冬奥会设置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其中冰上项目为3个大项、5个分项、33个小项,雪上项目为2个大项、3个分项、10个小项,滑行项目为2个大项、3个分项、10个小项。竞赛项目有: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壶、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北欧两项、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和冬季两项。
花样滑冰是技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个冰上运动项目。在音乐伴奏下,运动员穿着冰鞋,靠自身力量在冰上滑行。表演预先以技术动作为基础编排的节目,在冰面上滑出各种图案、表演各种技巧和舞蹈动作,裁判员根据动作评分,决定名次。花样滑冰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相继在欧美国家迅速开展。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竞赛项目。
在女子单人滑项目上,中国运动员陈露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夺得该项目第6名,并于1994年、1998年两届冬奥会上连续夺得铜牌,为中国花滑运动在世界赛场争得一席之地。在男子单人滑项目上,20岁的中国选手金博洋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第4名,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冬奥会花滑男单的最好成绩。在双人滑项目上,申雪和赵宏博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夺得铜牌;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夺得银牌,申雪和赵宏博夺得铜牌;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申雪和赵宏博夺得金牌,庞清和佟健获得银牌。
速度滑冰简称速滑,是一项比赛滑行速度的冰上运动。速滑是滑冰运动中历史最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1924年,首届冬奥会仅设男子速滑竞赛项目,1960年,增加了女子速滑竞赛项目。
中国运动员叶乔波在199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500米和1000米比赛中均获得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张虹在2014年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比赛中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速度滑冰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短道速滑全称是短跑道速度滑冰,采用淘汰制,以预赛、1/4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6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进行的比赛站位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排名第一则站第一道,以此类推。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1988年短道速滑首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选手李琰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冬奥会奖牌;杨扬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项比赛的金牌;王濛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两个金牌;周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获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李坚柔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获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
冰球是滑冰技艺和曲棍球技艺相结合、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冰球以冰刀和冰球杆为工具,比赛时每队上场6人,前锋3人,后卫2人,守门员1人。运动员用冰球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以多者为胜。
冰球运动起源于加拿大一种流行的冰上游戏。1855年12月25日在加拿大金斯顿举行了首次冰球比赛,1858年这项运动传至欧洲。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冰球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从1924年开始,冬、夏季奥运会分开举行,冰球遂成为冬奥会的主要项目之一。
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该项目设男、女及男女混合3个小项。有人把冰壶称作“冰上国际象棋”,这一比喻很好地诠释了冰壶的神秘与高雅。在冰壶比赛中,两队轮流掷球,不仅需要使冰壶准确到达营垒的圆心,同时让对方的冰壶远离圆心,最后以冰壶距离营垒圆心的远近决定胜负。
冰壶与奥运会的渊源开始于1924年,首次是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在奥运会上亮相。从1998年开始,冰壶被列为冬奥会正式竞赛项目。
中国女子冰壶队成名于2009年世锦赛,当时由周妍、岳清爽、柳荫、王冰玉组成的中国队拿到了首个世锦赛冠军,之后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1年世锦赛,由这4人组成的中国队都拿到了季军。
跳台滑雪是运动员脚着特制的滑雪板,沿着跳台的倾斜助滑道下滑。借助速度和弹跳力,身体跃入空中,使整个身体在空中飞行约4~5秒钟后,落在山坡上。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从1924年第1届冬奥会起即被列为竞赛项目。
中国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正式组建了男子和女子国家跳台滑雪队。中国运动员李洋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首次登上赛场。中国选手常馨月参加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子个人标准台比赛。
自由式滑雪是在高山滑雪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形成的,打破了传统滑雪比赛单纯竞速的形式,是由一系列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组成的雪上技巧性比赛。自由式滑雪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挪威、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1988年该项目被列为卡尔加里冬奥会的表演项目,并获得了成功,国际奥委会决定将此项目列为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正式竞赛项目。
中国在1994年冬奥会首次派出运动员参加该项目,并且分别获得第17名和第18名。中国选手徐囡囡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获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亚军,李妮娜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分别获得了1枚铜牌,韩晓鹏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获得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这也是中国第一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金牌。
高山滑雪起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地区,故又称阿尔卑斯滑雪。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该项运动将速度与技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左右盘旋,将健美与优雅融于一体,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自1936年起,高山滑雪被列为冬奥会竞赛项。冬奥会设男、女全能、滑降、回转、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等项目。
越野滑雪是借助滑雪用具,运用登山、滑降、转弯、滑行等基本技术,滑行于山丘雪原的运动项目。因起源于北欧,故又称北欧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越野滑雪是1924年首届冬奥会的竞赛项目。
中国选手首次获得越野滑雪国际大赛的奖牌是在2016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青奥会上,池春雪获得越野滑雪女子5公里自由技术竞赛项目银牌。
单板滑雪,又称滑板滑雪,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单板滑雪选手用一个滑雪板,靠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1994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将单板滑雪定为冬奥会正式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首次举行了单板滑雪比赛。
中国于2003年成立单板滑雪国家队,2004年开始参加国家赛事,主要开展U形场地雪上技巧项目。在2005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中国选手潘蕾赢得国际比赛的首枚单板滑雪银牌;刘佳宇在2009年获得了世锦赛单板滑雪U形场地冠军;蔡雪桐在2015年、2017年世锦赛上两次问鼎该项目冠军。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刘佳宇获得单板滑雪女子U形场地项目银牌。蔡雪桐在2018-2019赛季国际滑雪联合会单板滑雪U形场地世界杯上摘金;中国选手宫乃莹在2018-2019国际滑雪联合会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世界杯平行回转项目中获得女子组冠军,这是中国首枚单板滑雪平行回转世界杯金牌。
北欧两项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组成,在挪威、瑞典流传很长时间,是北欧传统项目。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竞赛项目。2008年,北欧两项洲际杯美国站是中国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建队以来,首次参加的国家赛事。
雪车由雪橇发展而来,由金属制成,形如小舟;是一种运动员利用舵和方向盘控制在人工冰道上滑行的运动。1924年被列为夏蒙尼第1届冬奥会正式竞赛项目。
中国雪车国家队首次参加的冬奥会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后,在2019年2月23日首次亮相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世界杯卡尔加里站,男、女两人车分别获得第14名和第8名;2019年加拿大惠斯勒雪车世锦赛,中国队在男子双人雪车项目中取得决赛资格,邵奕俊、刘蔚组合最终排在20名。
钢架雪车是在传统雪车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项目。钢架雪车在19世纪发源于瑞士山区的小城圣莫里茨。首次钢架雪车比赛在1884年举行。1887年开始出现类似现在的俯卧式姿势。钢架雪车项目曾于1928年瑞士圣莫里茨奥运会上进行过比赛,分为男女各一项比赛。直到20年之后,圣莫里茨再度举办冬奥会,又把钢架雪车列入竞赛项目。但因钢架雪车项目危险性较高,1948年冬奥会之后又被取消,直到2002年的盐城湖冬奥会再度成为竞赛项目。前两届的比赛只有男子组,盐湖城冬奥会加进了女子组的比赛。
2015年,我国正式开展钢架雪车项目,中国选手耿文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获得第13名。2018-2019赛季钢架雪车队比赛组参加多站北美杯、洲际杯,赛季伊始北美杯的前两站比赛,中国队两站共获得1金1银2铜,耿文强在首站获得冠军,闫文港在第二站中获亚军。
雪橇起源于北欧,后逐渐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国家流行。雪橇通常为木质,底部滑板为金属。雪橇在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中成为正式竞赛项目,至今已设有男子单人、男子双人和女子单人3个小项。
2015年8月18日至23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中国国家雪橇队运动员选拔。中国国家雪橇队旨在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项目,共选拔出男队员6名,女队员5名,组成雪橇队伍。
冬季两项,由滑雪和射击两种特点不同的竞赛项目相结合,到达终点用时最少者胜出。该项目要求运动员既要有由动转静的能力,又要有由静转动的能力。冬季两项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表演项目,1960年被列为第8届冬奥会正式竞赛项目,并定名为冬季两项。
中国选手于淑梅在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获得第5名,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冬奥会冬季两项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之后,她又接连拿到世锦赛银牌和世界杯金牌;2019年,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女子运动员孟繁棋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冬季两项青年锦标赛中获得青年组女子12.5公里集体出发项目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