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竞赛项目介绍
冬残奥会竞赛项目设置受主客观因素制约,与冬奥会存在较大差别,突出特点是传统雪上项目设置稳定,体能主导类项目占有绝对优势。
竞赛项目由1976年第1届的2个大项、53个小项,发展到目前的6个大项、80个小项。
6个大项包括: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和轮椅冰壶。
冬残奥会竞赛项目简介
一、残奥高山滑雪
残奥高山滑雪(Para Alpine Sking)。 残奥高山滑雪自1976年起被列为首届冬残奥会竞赛项目。残奧高山滑雪分为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根据残疾程度不同,分为13个级别。在比赛中,运动员需穿过一定数量的旗门,比赛以完成滑行的时间乘以相应分级系数决定名次。
中国代表团于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比赛。中国选手刘思彤以2分45秒14的成绩获得女子回转(坐姿)项目第6名。
二、残奥冬季两项
残奥冬季两项(Para Biathlon)。残奥冬季两项最早是在1988年第4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残奥会上被列为竞赛项目,当时只有肢体残疾的运动员参加。1992 年,从法国蒂涅-阿尔贝维尔冬残奥会起,视力障碍的运动员也可以开始参赛。
中国残奥冬季两项队于2017年末组建成立。在2018年世界残疾人北欧滑雪世界杯总决赛上,我国运动员杜明远、高晓明和吴君宝3人的成绩积分均达到平昌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的参赛要求,为我国2018年平昌残奥代表团冬季两项男子组获得3个参赛资格。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是我国残奥冬季两项队首次参加的冬残奥会。
三、残奥越野滑雪
残奥越野滑雪(Para Cross-Country Skiing)。残奥越野滑雪在1976年首届冬残奥会上就被列为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为肢体残疾和视力障碍的运动员。根据功能损伤不同,运动员可以采用站姿滑雪或坐姿滑雪: 站姿采用一对滑雪板或2支雪板上滑行,坐姿在一对滑雪板上装备一个椅子,运动员坐在椅子上滑行。根据残疾人北欧滑雪竞赛规则,视力障碍运动员将分为3个等级(B1/B2/B3),其中B1级运动员必须由领滑员引领参赛,B2/B3级运动员可以选择使用引导员或独立滑行。男女运动员采用传统式或自由式技术在短距离、中距离和长距离进行比赛或参加团队接力。
中国运动员郑鹏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的残奥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获得第4名。
四、残奥单板滑雪
残奥单板滑雪(Para Snowboard)。 残奥单板滑雪在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上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是在人造雪道上进行比赛,雪道设置多种障碍用于跳跃和翻转。比赛时只使用一个雪板。每个运动员有3次滑行机会,选取最好的两次相加计入成绩,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队首次参加残奥单板滑雪项目。中国队4位选手全部跻身各自组别的16强。
五、残奥冰球
残奥冰球(Para Ice Hockey)。残奥冰球在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上首次被列为竞赛项目。冬残奥会的残奥冰球项目是下肢残疾的男女选手们进行的一项快速激烈的比赛。运动员用冰橇代替冰鞋滑行,用球杆较尖的一端用来推行冰橇,用像船桨的一端击打冰球,最终以击入对方球门的数量计分。
在1976年瑞典冬季残奥会上,残奥冰球进行了表演赛。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将残奥冰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该项目一直备受观众喜爱。
六、轮椅冰壶
轮椅冰壶(Wheelchair Curling)。轮椅冰壶于2006年被纳入冬残奥会竞赛项目,也是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运动员使用的冰壶石及比赛规则均与普通冰壶比赛一致。不同的是,轮椅冰壶允许冰壶运动员选择使用有传石和稳定轮椅作用的手杖(棍),且轮椅冰壶比赛没有刷冰,投壶者必须在固定的轮椅上掷壶。
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通过加时赛,以总比分6比5战胜挪威,为中国赢得了自2002年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首枚金牌和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