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学校第十二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北京校区508教室成功举办。学校领导屈增国、刘向兵、成国一、刘玉方、刘丽红和党委常委燕晓飞、杨冬梅、姜颖出席了比赛。比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王淑芹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硕士生导师左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育工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近五届专家评委李军林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张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谢增毅研究员5位嘉宾专家与14位校内专家、60位教师代表、40位学生代表共同担任比赛评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近百名师生代表观摩了比赛。
刘向兵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教学基本功比赛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注重教学全过程、注重师生广泛参与、注重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很好地提升了课堂的生动性与感受力。他表示,新时代新形势下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和我国教育信息化2.0版发展带来的变革两大趋势给学校教书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结合学校“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确定的“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新时代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更好地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培养;二是要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三是要更好地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四是要更好地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改进;五是要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六是要更好地巩固大赛成果,实现以赛促教、以教促建。他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工会院校的独特优势,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和比赛,展示学校优势和特色,促进学校一流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刘玉方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第十二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是在往届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基础上,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旨在通过教学比赛培养中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进一步激发广大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加强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学比赛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赛场上,来自12个教学院(系、部)初赛胜出的15名参赛教师各显其才、尽展风采,引入“雨课堂”、微信互动等网络技术,为大家呈现出一堂堂精彩、专业的教学课堂。
特邀嘉宾“中国十大女杰”、中国播音主持界领军人物、中囯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李瑞英老师在点评中,强调了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建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她还就如何使声音好听和持久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提升声音表现力,让课堂中的有声传播和无声传播能够更加深入到学生头脑。王淑芹教授、左敏教授、李军林教授、张琪教授、谢增毅研究员逐一对参赛教师的表现做出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展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互动方式,一致认同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
经过6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在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下,数学与计算机教学部张明、安全工程系张博思2位教师获得比赛一等奖。本次比赛还产生了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课件奖、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学校领导屈增国、刘向兵、成国一、刘玉方、刘丽红和学校党委常委燕晓飞、杨冬梅、姜颖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奖。
本届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充分发挥了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激发我校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融入现代教学方法, 带动更多的中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职业素养,为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了平台。
本届教学基本功比赛由教务处主办,各教学院(系、部)积极参与,校工会、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学院协助拍摄了主题视频和参赛教师风采,相关部门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涿州校区报告厅里,百余名学生观看了比赛直播,官方微博的现场直播也吸引了包括我校毕业生在内的众多学生实时观看及互动参与。本次比赛注重教学全过程和师生广泛参与,扩大受益面,加强“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鼓励教师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
教务处
2018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