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网站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教学动态

我校举办首届劳模创业发展论坛

10月17日上午,我校首届劳模创业发展论坛在北戴河工人疗养院举办。我校副校长吴万雄,深圳市总工会原副主席、我校劳模学院客座教授王同信,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副主任韩斌,全总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劳模管理处处长朱洵,《工人日报》编委、工会新闻部主任郭强出席会议,业界专家学者及我校劳模学院师生共百余人参加会议。



吴万雄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创新驱动战略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创新创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他强调,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搭建劳模学生、专家、学者间的高质量交流平台,促进劳模创新创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汇聚劳模校友力量,充分发挥劳模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引,提高劳模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提振产业工人士气、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助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坛上,我校劳模学院2020级学生、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北京丰顺工贸集团董事长安钟岩,我校劳模学院2009级学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令升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升,我校劳模学院2021级学生、全国劳动模范、安徽谷优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苗苗分别围绕“劳模企业创新发展”做主旨发言。安钟岩认为,在创业和企业运营中,要全面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因为企业和员工是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奋斗的整体,企业创始人要以这“三个共同”为基础,妥善处理员工关系,为和谐奋进打下牢固基础。孟令升分享了自己从一线保安员成长为劳模、创办两家企业的人生经历,并提出,针对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的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技能水平低、高流动性等问题,可以通过“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助力低收入者提升能力,实现自助互助效应。潘苗苗表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深加工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企业要增加产品附加值,必须依靠科技赋能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属于第二产业的粮食加工业在创新升级中发展壮大了,也能带动第一产业粮食种植端的稳定发展和农户增收。



随后,韩斌副主任、王同信教授分别对主旨发言、自由讨论等内容进行综合点评。我校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王侃、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纪雯雯、科研处(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劳动关系研究部部长汪鑫分别对主旨发言内容进行评议。与会专家和指导教师一致表示,劳模企业家和普通企业家有着很大的区别。企业家能成为劳模必须具备两种品质:一是懂经营;二是遵纪守法,尊重劳动,使企业拥有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员工“体面劳动”。企业用一片真心去对待员工,员工才能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家园,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活动,减少企业内部“跑冒滴漏”等非效率现象,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不断发展壮大。



此次劳模创业发展论坛,旨在从劳模视角来探索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理念、新问题,以积极、共享的姿态把握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潮流。论坛活动通过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了劳模创新创业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形式,扩大了劳模创新创业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总结了劳模教育的新鲜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劳模综合素养和完善劳模教育培养机制,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模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打造劳模教育特色品牌、提升劳模素质和完善劳模教育培养工作做出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