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实名制”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
时间:2012-09-04 作者: 出处: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8月30日,德州生源毕业生王静到德州市人社局为其推荐的景津压滤机集团有限公司报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大学毕业后一直没着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市人社局登记,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到了工作。”
据悉,自8月4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以来,德州市人社局进一步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制度,截至目前,共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359人,帮助861人顺利找到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难点,以前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政策扶持上。”德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展德明介绍说,“现在我们创新服务方式,实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抓住了这项工作的‘牛鼻子’,能更准确掌握未就业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实名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纳入援助
今年德州市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22245人,创历史新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德州市人社局首创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确保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够进行就业登记。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宣传力度,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到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实名登记;深入德州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举办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收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依托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和实名制登记;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纳入当前开展的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入户调查工作中,集中对应往届高校毕业生进行全面摸底。
实名登记内容涵盖18个方面,包括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就业服务需求、家庭状况、就业希望所在地和就业单位意向等。实名登记范围是德州生源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者将享受到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服务,比如一个月内至少提供三次岗位信息和一次职业指导等。德州市人社局把登记失业6个月以上、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少数民族以及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账,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对再次失业的,针对失业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落实岗位为重点,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在一个月内实现就业。
关键词:就业见习——756名毕业生见习后顺利就业
经过在德州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六个月的锻炼,日前,我市2012年第三批497名高校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岗位。来自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系的毕业生刘伟说:我的理论知识还不错,就是缺乏实践,现在能到华鲁恒升这样的好单位上班,多亏了这六个多月的就业见习。
今年以来,德州市人社局出台了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扶助政策,依托全市“10+3”现代产业体系,精心挑选重点企业或项目,创新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同时建立并完善见习基地岗位状况和毕业生就业现状两个信息库,积极发挥基地人才“蓄水池”和就业“缓冲港”作用,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最大限度的就业见习。今年德州市新建见习基地67个,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达到128个,全年可为3700余名大学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上半年全市共组织就业见习单位专场招聘会20余场,帮助867名优秀学生与我市重点企业或项目签订用工合同,实现了大学生就业和单位用人的双赢。
据了解,凡是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书》,即可到见习基地实习。见习时间一般为6至12个月,见习期间,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指导见习学生实践,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还为见习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基本生活补助。对于见习期满未被见习基地录用的毕业生,可继续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在各种人才招聘活动中,我市也将优先录取见习期满的学生。对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德州市人事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见习基地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服务,以自主创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细微服务——当好高校毕业生“娘家人”
当前,正值2012年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关键时期。德州市人社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了解和动态跟踪,全面掌握其就业去向以及就业稳定性,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以此推动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管理工作。
对于离校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社部门将进行实名登记,服务到人,落实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到、档案托管、人事代理、求职登记、失业登记、就业扶持等政策;对已经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随时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为其提供招聘会、见习、就业培训等信息;对参加就业见习的,落实基本生活补助等,定期发布优秀见习生应招信息和优秀招聘企业岗位信息;对自主创业的,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健全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适时调整帮扶措施,突出援助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使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7%以上。
德州市人社局积极做好就业信息发布工作,并根据其需求开展职业指导。德州市人社局还设立了失业登记窗口、见习登记窗口,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就业见习信息,规定一个月内至少提供三次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开展见习供需见面活动,为有见习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见习岗位;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培训信息,并落实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还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创业手续,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和落户等创业扶持政策,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创业培训、项目开发、风险评估等“一条龙”服务,积极促进有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