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就业政策 » 学院文件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0-03-22 作者: 出处:

学院各部门:

   毕业生就业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院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是关系到我院发展的大事。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以及我院毕业生总人数不断增长的局面,为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发给你们,希望全院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一把手”工程

    为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学院成立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研究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就业的日常具体事务工作。

    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颜  辉、李德齐

    副组长:张晓波、杨汉平

    成  员:刘丽红、刘玉芳、吴群英、赵巧萍、刘树元

            祁世勤、李海宁、程  杉、袁文清、张  默

            严峻岭、张  虹、刘  平、杨丽华、杨  琴

            杨志强、刘大鸿、崔凤芝

    二、认真学习,高度重视,密切配合

    全院上下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长远发展,意义深远,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们把握大学使命,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职责。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全院各个部门工作密切相关,要完成就业工作任务、实现就业工作目标,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和各系(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因此,学校各相关部门和各系(院)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三、总结2009届就业工作经验,做好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认真总结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分析和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指导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是:

    1、学校在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下,继续把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点,重视研究和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早做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准备,尽快启动就业工作程序,各相关单位都应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2、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走访用人单位。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力争建立一批有专业特色的实习与就业对接基地,主动走出校园,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从本学年起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已纳入全院课程体系,成为公共必修课,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和各系(院)应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逐步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选派优秀师资上好就业指导课,逐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水平,使就业指导课程能够真正起到实效。

    4、各系(院)要加强对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的宣传和指导力度,创造条件全程参与,力争今年考研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5、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院)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观。把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并加强与到西部、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联系,对他们的成长等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6、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应为毕业生通过互联网联系就业单位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和服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让毕业生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并提供免费上网时间,参加各类网上双选活动。

    7、各系(院)应加大对京外生源毕业生签约的指导力度。由于各种原因,我院毕业生京外生源毕业生签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影响了全院毕业生的签约率及就业率,各系(院)应集思广益,调动力量,想尽办法加大此项工作力度。

    8、大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解决“有业不就”的现象。同时要特别关注有各种困难的毕业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的实际困难。

    9、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政策,继续做好毕业生户档转移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使此项工作保持较好水平。

    四、落实责任制

    学院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二级管理体制。

    1、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组织、协调、指导、政策咨询、召开双选会等工作。

    2、各系(院)具体负责本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各系(院)“一把手”是本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毕业生就业领导工作。各系(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是本单位学生就业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3、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所在单位的专业招生挂钩,并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对各单位年度考核、评比、评先、以及教学与就业经费的划拨和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五、明确任务指标

    1、学院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确定为“一个稳定、两个提高”,即继续稳定学院本专科一次就业率90%以上,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为重点。

    2、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院)要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收集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要积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与用人单位协商,定期召开各类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指导、信息和咨询服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之家的资源和优势,组织、引导毕业生多参与、多锻炼、早就业。

    3、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与大学生就业之家、其他高校及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信息,参加各类招聘会。

    4、各系(院)应充分发挥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与教育部、市教委就业指导中心及社会相关招聘网站联结,引导毕业生参与网上各类双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免费上网、制作电子简历等服务。

    5、学院及各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全国各地、各级工会领导干部的联系,发挥系统优势,采集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拓展系统内就业和生源地就业渠道,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岗位。

    6、学院建立就业工作奖惩机制,按照学院就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完成就业工作任务和指标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院)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人才观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观。一方面要力争尽量多地提供给毕业生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让毕业生能够在比较宽广的就业领域选择职业;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1、大力并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和新形式。

    2、教育毕业生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为人民服务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

    3、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和各类讲座,提高毕业生对就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的认识,帮助毕业生树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求职技巧,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减少求职择业的盲目性。

    4、积极鼓励毕业生参与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到农村去工作,到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

    5、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的精神和意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6、积极做好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他们要给予特殊关照,对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积极宣传。对“有业不就”的学生要加强教育。

    七、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物质、经费保障

    为更好地提高学院就业工作成效和水平,学院将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按规定拨付就业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增加就业工作人员编制,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我院大学生公寓楼竣工后可利用场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开辟大学生就业工作和活动场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