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数为自己大致定位
尽管时下34所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和国家线没有公布,但考生可找到近几年分数线,对比自身情况,做好下一步的复试或调剂准备。尤其是去年的,具有很大参考价值。能查到成绩排名的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名次,进行大致的定位。
研考国家线往年都会有所变化,但浮动不大。从单科线来看,上调或下降往往在5分以内;从总分数线来看,变化在10至15分之间。所以,考生可根据往年分数线,留出5至15分的空间,给自己定位。考生还要根据今年考题的难易程度,预测分数线是否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除了往年分数线,考生还要参考的因素是:报考同一所目标院校的考生情况和报考人数。考生要注意,在网上查到的往年国家线只是进入复试的“最低门槛”。过了国家线,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进入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复试。考生更要关注初试成绩排名。各学校、各专业划定的复试线会与国家线持平,或者更高,一般不会低于国家线。
对比之后,考生的情况可分为两类:有希望进入复试的和没希望进入复试的。其中,有希望进入复试的考生又可分为两类:超过分数线几十分的和“低空飘过”分数线的。同样,没希望进入复试的考生也分为两类:过了国家线可参加调剂的和没有过国家线的。
初步估计已经上线并能进入复试的考生,要积极着手准备复试,仔细研读招生单位发布的招生简章、复试工作安排,详细了解复试的内容、形式、时间等细节,做到心中有数。
考生也要通过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通过电子邮件积极与导师联系。如果老师有时间,可能会安排面谈。考生要多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也让导师提前了解自己,为入校后的科研工作做些准备。
对于分数接近往年国家线的考生来说,在着手准备目标院校复试的同时,也要积极了解相关学科的调剂信息。考生可通过电话或邮件,咨询招生单位相关学科往年接收调剂情况。咨询前考生要先通过招生单位官网了解相关学科情况,向工作人员说明自己想了解哪些学院的哪个专业的调剂情况,只是盲目问“贵校是否接收调剂”等,效果甚微。
无论是准备复试、调剂,还是投入到求职中,都要调整好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与其把时间花在患得患失或彷徨落寞上,不如静下心来,做好下一步规划。
尤其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要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是平时成绩不错,但此次考试失利了,还是平时基础知识就不扎实。如果平时知识基础较好,一到考场就心慌难安,说明考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训练,在考场上合理分配时间。如果考生基础知识欠缺,很有可能是因为平时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或没有系统的复习计划。如果决定再次参加研考,考生要适当调整备考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摘引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