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通知公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度“教学十佳”经验交流

李 磊  工会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度“教学十佳”,第十一届科研评奖论文三等奖。

教学理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做真人!

教学经验

1.有知——知识传授专业、丰富、饱满、到位,竭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有识——引导学生追寻真知灼见,培养学生创见和远见。

3.有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

4.有问——通过问题和讨论来激发思想碰撞,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5.有纪——遵守学校规章,严格管理课堂,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牛 玲  劳动关系系讲师

个人简介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会员,第二届与第五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度“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教学经验

1.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教师成为学生行动和实践的合作者和辅助者。

2.体系性——针对当代社会碎片化信息、快餐式学习带来的新问题,强化课程设计的体系性,注重将散点式知识串联成体系,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3.体验性——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强调对教学情境、教学文本、课堂生活的主动探究。

 

燕晓飞  经济管理系教授

个人简介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研究生导师。现任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工会学研究会秘书长,多次获得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学生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奖等。

教学理念

好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学业恩师,更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教学经验

1.理解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身教重于言传——教书是用知识启迪学生,育人是用人格感召学生。

3.勤勉创新——走在教学科研前沿,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为课堂注入活力,保证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气息。

 

李 娜  法学院讲师

 

个人简介

荣获201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4年法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度“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好的高校教师应具备博文明理的专业素质和精韧不怠的精神品质。

教学经验

1.授之以业——作为高校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我能带给学生什么?首先当然是专业的知识,尽我所能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教材和法条上的显性知识,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跨学科甚至跨领域的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法的价值追求。

2.传之以道——除了知识,我想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样也很重要,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今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赵祖平  公共管理系教授

个人简介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学会理事,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学校政治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多次荣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学十佳”称号。

教学理念

好教师,应该是灵魂的启迪者;好教学,应该通过各种理念和思想的分享、讨论,启迪和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索。

教学经验

1.提供书单——开学之初即提供书单,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分享理念——针对各种概念和理论,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进行教学。

3.全员参与——针对特定课题,鼓励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并在小组或全班分享。

 

王起全  安全工程系副教授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学校学术骨干,创新创业导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专家,北京社区安全科技促进会理事,北京市基金委、科委专家。

教学理念

静心沉思,以思促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学经验

1.静心沉思——静心思考安全工程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方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情景构建,模拟演练,乐于学习安全课程。

2.个性教学——认真了解学生的想法,针对学生特点,成立科研小组和实践小组,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操能力。

3.言传身教——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勤奋敬业,治学严谨,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事做人。

 

曹 民  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个人简介

曾获2014年、2016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学校2016年度先进个人,2017年度优秀班主任,2018年度“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老实做人,认真教书,引导学生对前途满怀希望。

教学经验

1.以生为本——将人的培养贯彻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师生真诚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2.仁爱之心——爱就是教育,对待学生应动之以情、付之以爱,并在严爱与宽爱之间,把握好教师之爱的尺度。

3.体验-表达——引导学生拥有自然平和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创造能力和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张 明  数学与计算机教学部讲师

个人简介

多次荣获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教学十佳”,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入选教师,第十届首都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优秀网络课程三等奖。

教学理念

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学生畅游在数学的海洋里,最后一起完美上岸,而不是老师不停地拯救即将溺水的学生。

教学经验

1.引领——引领学生进入本学科的世界,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引领学生阳光生活,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化繁(难)为简——学生们总会在遇到难点、重点的地方犹豫、踌躇,这时就需要教师伸出神奇的魔法之手,化繁为简。

3.视生为友——注意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们遇到的问题,努力建构亦师亦友的平等师生关系。

 

訾华东  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个人简介

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年度教学工作测评中获得乙等教学工作奖励津贴,2018年度“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言传身教,行胜于言。

教学经验

1.倾听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3.教学相长——通过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找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改进,有效提升,真正实现教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王多吉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

个人简介

曾获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第五届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九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从概念分解中养成理性,在奋斗坚持中追求未来。

教学经验

1.价值观塑造——教育学生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养活自己,发展自己,孝顺父母,服务社会。

2.知识体系建构——基于理性批判基础上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只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是不够的,还必须反思“为什么”。

3.思维能力培养——系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的,理性思维能力是通向人生成功的重要阶梯。

 

何 伟  体育教学部副教授

个人简介

曾获学校师德师风奖、科研十佳奖,两次被评为“教学十佳”,多次获得首都高等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三等奖。

教育理念

忠爱教育、爱生如子、为生导师。

教学经验

1.做好示范——体育教学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规范漂亮,让学生眼前一亮,激发学习愿望,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简单动作,进而获得成就感、迅速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2.积极赏识——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3.正面要求——对待错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正面的语言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用反面语言说不应该怎么做。因为正面语言能明确要求,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做,反面语言要求不明确,可能性很多。

 

高曼曼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个人简介

   曾获“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8年度“教学十佳”。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教学经验

1.扎实——不断追求专业成长,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2.仁爱——以仁爱之心对待事业,乐于付出;以博爱之情怀对待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肯定。

3.尊重——教学的重心在学而不在教,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创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