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劳动教育学院邀请“曹氏风筝”传承人吴同泰先生为22级劳育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课。
本次课程的重点在于探索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同泰先生以风筝的构造为媒介,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智慧的精髓。风筝的骨架结构代表古人的价值观念,风筝的设计蕴含着古人理想中的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相处原则。通过风筝图案,吴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深入挖掘中华风筝文化卓越的传统文化内涵,审视了古代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以及为人之道。
讲解过程中,吴老师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提问环节,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还获得了吴老师亲手制作的小风筝纪念品。讲解结束后,同学们领取发放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在吴同泰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演示下,每个同学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京燕”。在风筝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体验了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京燕风筝的制作,还掌握了风筝的原理、扎糊技巧以及绘制要领。
吴同泰老师指出,风筝传承首先传承的是文化,其次才是技艺,就像中国人经常讲的道理:“先做人,后学艺”。这带给我们很深的感触。作为学习劳动教育专业的我们,也要在不断培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逐步熟悉各种劳动技巧,从而把工艺美、劳动美散播于日常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