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和教育部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联合承办的第十三期“劳动教育知行论坛”在线上举行。劳动教育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和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的教师参加本次学习活动。论坛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印主持。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飞教授做“劳动教育研究的自识与反思”专题讲座。王飞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的劳技课和勤工俭学两个话题开始,介绍了儿时劳动课程体验,从而引出本次讲座内容。随后王飞教授详细阐述了劳动教育实施中三种主要劳动,分别是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分别讲解了三种劳动的突出特点、核心目的、实施要点、最大制约及实施路径。调研发现,在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中,日常生活劳动最为普遍,生产劳动次之,服务型劳动比例最低。最后王飞教授指出,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在于建构基于劳动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体系,基于劳动课程体系系统性设计各学段劳动的内容和方式,并通过培养专任师资、创建劳动实践基地、创设良好舆论氛围等提供全方位保障。
王飞教授讲解之后,回应了线上老师的提问,并就相关问题互动交流。本次论坛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