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北京高校后勤人共研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北京高校后勤人共研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2月10日,“改革·创新·发展”北京高校后勤新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后勤育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于洋,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处长王力志,北京市学校基建后勤管理事务中心主任王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刘建平,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等领导出席主论坛。

本次大会高度关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大会主论坛特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曲霞做《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 科学构建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主题报告。曲霞副院长结合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阐释了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事关强国富民,事关治国理政的重大意义。她表示,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安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应从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四条路径,全面构建劳动教育实施体系。高校后勤部门在丰富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强化校园劳动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聚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持续深化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10日下午,“高校多校区后勤服务管理创新及新校区后勤配套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新时代后勤服务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新质餐饮背景下高校餐饮队伍建设”四个分论坛同步举办。其中,“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论坛,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王岩磊主持。清华大学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影,北京林业大学综合保障部党委副书记陈余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王岩磊分别分享了本校后勤部门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宝贵经验。

昂首前路多壮志,新质后勤开新篇。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主办进一步深化了北京高校后勤同行交流合作,彰显了北京高校后勤人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增添效力,提升服务保障和育人水平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