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劳动教育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开课

劳动教育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开课

近日,劳动教育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开课,迎来了首批学员。此次开课精心设置了三门独具特色的课程,分别为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非遗纸工与校园文创、函册装帧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与。

春季是一年中保健养生的重要时节,值此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际,劳动教育学院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通络开结术”代表性传承人何银萍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课程。课堂上,何银萍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思想的精髓,她从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等多个角度入手,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借助中医养生的智慧来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享受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

非遗纸工与校园文创课程充满创意与活力。课程伊始,教师会展示一系列精美的纸工作品,如纸雕灯,宣纸灯,纸灯笼,这些成品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随后,教师会详细介绍各类纸张的特性,如宣纸的柔韧细腻,让学生们对创作原材料有清晰认知。在充分了解纸张后,便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了12生肖中的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非遗纸工的精湛技艺,还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思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函册装帧传承与创新课程同样别具一格。该课程聚焦于传统函册装帧技艺,从纸张选择、装订方式到封面设计,全方位传授函册装帧的知识与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古老的函册装帧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书籍装帧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的这三门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非遗技艺的平台,更是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未来,该中心还将继续探索更多优质课程,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