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守雷老师,在线上作了题为《坚定理论自信——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专题讲座,思政专业的全体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

田老师首先从人类文明历史演进形态讲起,指出传统中国属于农耕文明,对应的是儒家思想,而近代的资本主义属于工商文明,对应的是自由主义思想。近代中国社会也属于工商文明的范畴,因而再用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指导中国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各种思潮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些思潮大致可归为“中”“西”“马”三种,它们取代了“儒”“释”“道”的传统地位。同时,“中”“西”“马”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大致的对应关系。“中”立足于中华民族,推崇中国文化传统;“西”源于西方思想,重视吸收“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资源。
实际上,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这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不那么合拍,并且与重视家族本位的儒家文化有较大的异质性。相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和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还有传统中国的实用理性和家族本位的整体主义,有相似之处。因此,无论现实上,还是理论上,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

本次讲座是马院“思政讲堂”系列学术活动,也是马院“讲思政 促学风”活动的第四场讲座。通过此次“思政讲堂”的学习与交流,有助于营造马院“学术浓、风气正”的良好氛围。
撰稿:田守雷
审核:曹凤月
图片:潘维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