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凤月教授在涿州校区阶梯一教室为马院师生作了题为《劳动、工匠的哲学探源与当代价值》学术讲座,70多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曹凤月教授的讲座分四个部分:一、为何 “工匠”重提?二、西方文化历史哲学视域中的工匠与劳动。三、智能时代需要工匠吗?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曹教授首先从西方的研究和中国的现实两个视角详细阐述了重提劳动与工匠的必要性。接着从古希腊的匠神到中世纪作坊、行会与匠艺,再到西方近代的工匠以及马克思关于匠艺与劳动的阐述,最后落脚于智能时代仍然需要“新工匠”。曹教授还分别对美国、德国和日本工匠精神特点和综合国力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作为创造力之源的工匠精神是经济强国的重要文化支撑。曹教授提出,借鉴世界各国工匠精神的精华,塑造培育中国国民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公民的个人成长、企业的创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至关重要。新时代,劳动与工匠再度重提,在强国战略中被赋予重要责任与使命,既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又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本次讲座是马院“思政讲堂”系列学术活动,也是马院 “讲思政 促学风”活动的第二场讲座。相信这一系列讲座会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场的学术盛宴,也将对马院的学风建设产生新的启迪和促进。
供稿:胡云莉
审核:曹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