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激励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勤于创造、艰苦奋斗,我院各班级分别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经典读书会,以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的方式,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探索经典著作中的劳动思想财富。
4月23日下午6:30,23思政班于涿州校区一教503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主题读书会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交流,分享读书感悟,探讨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读书会上,同学们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通过集体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了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阶级关系形成和变革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分享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相关书籍的部分论述和观点,深入探讨了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对价值形式作了历史性的分析,论证了四种价值形式演变的历史必然性,并详细论述了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等问题。这些著作为理解马克思劳动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交流探讨,同学们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不仅是人们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更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了解了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往往被剥夺了人的本质属性,变成了单纯追求利润的工具,这导致了劳动者的贫困和剥削,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分裂;领悟到劳动解放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关键,只有在劳动得到解放,劳动者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和尊严,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对劳动的理解和尊重,努力为实现劳动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交流中同学们说道。
此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读书会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习和交流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应用,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和追求,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