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搜狐】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有咱潍坊人——张经尧

【搜狐】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有咱潍坊人——张经尧

[发表时间] 2018-05-22           [浏览次数]

  “收到总书记回信,激动得一夜没睡”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记者了解到,潍坊籍学员张经尧,正就读于该劳模本科班。“真没想到,总书记能给我们回信,大家倍感振奋。”距离收信日期已过去半个月,但记者联系到张经尧时,他仍难掩心中的喜悦。“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珍惜荣誉、努力学习,继续拼搏、再创佳绩,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张经尧说。

 

  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有咱潍坊人——张经尧

 

  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里,有一位潍坊人

 

  今年47岁的张经尧,是潍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生活垃圾处理场的一名普通工人,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3月,张经尧被推荐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班学习。

 

  据张经尧介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中国工运学院)劳模本科班创建于1992年,学员主要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目的是为长期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的劳模创造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截至目前,已有近600名劳模学员从这里毕业,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拼搏奉献。“劳模本科班的学员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劳模,很多人以前都是普通的农村娃,经过刻苦钻研和奋力拼搏,成为工人中的先进代表。”张经尧告诉记者。

 

  在平时的集体学习中,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工人群体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更是让大伙儿信心满满,于是集体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表达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真没想到,习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们回信,我激动得一夜都没睡着觉。”张经尧说,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回信内容看了又看,“言简意赅的300字,饱含着总书记对我们的尊重、肯定、勉励和关怀!”

 

  “习总书记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封回信让我工作的干劲更大了。”张经尧说,新时代对一线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一直以来,习总书记非常关心和重视一线劳动者,并在这次回信中写下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总书记对劳动者的高度评价,让张经尧感到无上光荣,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我会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将来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提升技能,为打造更加卫生文明的城市环境作出新的贡献。”张经尧说,今后自己将努力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产实际,勇于创新,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劳模事迹——十几年如一日,将青春奉献给环卫事业

 

  张经尧是潍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生活垃圾处理场的一名普通工人,常年从事最普通的垃圾处理工作。在白天臭气熏天,晚上蚊虫叮咬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他对工作始终不挑不捡,冲锋在前,道道程序卡标准、层层数据求精确,在一线垃圾处理岗位连续工作十年毫无怨言,在垃圾填埋和渗滤液处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张经尧就是这样一位甘愿把人生奉献给最脏、最苦、最累的垃圾处理事业,用勤劳和智慧换来城市整洁的当代“时传祥”。

 

  张经尧1990年3月入伍,在部队中表现优秀,多次立功受奖,2004年转业到潍坊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作。他爱岗敬业,他始终坚守垃圾处理一线。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张经尧同志十年如一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守、默默奉献。

 

  在垃圾场污水处理提升改造、垃圾场填埋气发电等工程上,张经尧全心扑在垃圾场,坚持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狠抓工程质量,以严格的标准推动工程建设,促进工程有序开展。他勇于创新,始终精益求精争创一流。

 

  多年来的无私付出和扎实工作,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环卫工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激励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由于工作出色,张经尧多次被评为潍坊市环卫行业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授予“山东省环境卫生行业岗位技术能手”,2010年被评为“潍坊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12年12月被人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