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黑龙江工人报】弧光点燃激情 焊花绽放人生——记哈尔滨大工匠、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侯兆滨

【黑龙江工人报】弧光点燃激情 焊花绽放人生——记哈尔滨大工匠、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焊接高级技师侯兆滨

[发表时间] 2018-12-17           [浏览次数]

  《黑龙江工人报》(2018年12月17日 01版)首席记者/刘少炜 

 

  一身蓝色的工作服上布满了焊花烫出的破洞,一顶略显破旧的安全帽下是一张消瘦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着自信、刚毅,他就是2018年哈尔滨大工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焊接高级技师侯兆滨。

 

  在焊花闪烁的岗位,侯兆滨手持焊枪与钢铁打了28年交道,使他从一个爱做梦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中国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也让他懂得了一名技术工人的真正价值。28年的付出得到了公司和各级的认可,他先后收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党代会党代表、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中国兵器集团技术能手、哈尔滨市优秀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兵工企业中成长

 

  侯兆滨的父母都是建成厂1958年入厂的老职工,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年都是厂里的先进。儿时最难忘的记忆就是父亲捧回奖状和奖品时,家里就会像过年一样热闹,全家人都为父亲感到骄傲和光荣,邻里也都非常羡慕。那时起,在他懵懂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像父亲一样,当一名光荣的兵工战士。

 

  1987年,侯兆滨高分考入技校焊接专业,1990年从技校毕业,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建成厂的普通工人,这让他兴奋不已。然而,一次挫折几乎打破了他的梦想。当时他被分配到6车间,从事某军工产品包装箱的焊接。第一次独立作业就连续出了两个废品,他的自信心受到重创,没等师傅批评,眼圈已经红了。

 

  下班后,师傅把侯兆滨留了下来,对他说:要做一名优秀的工人,就不应该出废品。当然,你刚出徒,焊接这样重要的工件确实是个挑战,但是只有敢挑战困难,你才能成为高手。

 

  出废品的教训,让侯兆滨终生不忘,师傅的话至今仍在耳畔。师傅的开导让他重拾信心,并把全部心思投入到提高焊接技能上去。见了同行就探讨,遇到师傅就求教,闲谈也离不开焊接这个话题,平时为了增加臂力和手臂稳定性,每天手臂上挂着砖头坚持练习,就连吃饭和躺在床上休息时手里都拿着焊丝练习送丝,手指上都磨出了茧子,一年后他的技能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期上班的师兄弟们。

 

  为了集体荣誉舍得拼命

 

  回首走过的28年,侯兆滨有痛苦也有欢乐,有挫折也有成功。2006年他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届焊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焊工状元。赛前3个月的备战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下班后一个人练习焊接试件到深夜。

 

  努力没有白费,在兵器第二事业部的选拔赛中侯兆滨脱颖而出,代表第二事业部参加中国兵器焊接大赛。接下来进入更加残酷的40天封闭集训,每天白天练习实际操作,晚上学习焊接理论知识到深夜,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双手和双臂上烫了无数的水泡,光是工作服就烫烂了3件。付出必有回报,最后的决赛侯兆滨不仅获得了个人第一名而且还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2008年以侯兆滨本人的名字命名的“侯兆滨压力容器内壁自动焊操作方法”获得第三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他也成为参赛选手中仅有的两名一线工人获奖选手之一。

 

  侯兆滨2009年获得哈尔滨市质量技术运动会焊工第二名,在代表哈市参加省焊工比赛的前一天出现意外,差一点让他放弃比赛。半夜的腰伤复发让他无法翻身下床,第二天赶往大庆参赛的火车票已经订好。放弃?不仅影响个人,更影响团体总成绩。侯兆滨忍痛选择了坚持,第二天一早让爱人陪同去医院打了一针大剂量的封闭针,公司派车把他送到大庆参赛。第一天理论考试他是跪着答完试卷,第二天实际操作时封闭针的药性已过,他疼得根本无法直立行走,更别说蹲着焊完4样试件,他还是没有放弃。“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一定要坚持!”3个多小时的焊接他是坐在地上坚持焊完的,领队的领导在监控室看着心疼,命令他放弃比赛,他笑着摇摇头说:“没事,我能坚持。”比赛结束了,他被人架出赛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创新永无止境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正是这句话让侯兆滨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多年来的工作中,他参与技术革新20余项,小改革、小发明近100项,为公司节约成本200 余万元。他的“低温压力容器焊接方法”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还手握三项国家授专利技术,一项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企业优秀技术改造与创新项目二等奖,另外他的多篇论文也已经在各种期刊上发表。作为公司的焊接责任师,公司的多项专利他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侯兆滨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说:“教徒弟一定要用真心,先交做人后交做事”,手把手地传授,每天不停地反复督促,除了实际操作,他更注重焊接理论知识的督导,徒弟有了理论基础后,学习实际操作会更加迅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几年来他带的20多名徒弟,已全部具备高级工水平,成为了企业的生产骨干。其中有一名成为高级技师、两名成为技师,多名徒弟在集团公司级焊接大赛和国际焊工比武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两人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中国兵器技术能手”称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技校毕业的侯兆滨始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知识的渴求,1996年就自修了大专课程,2013年3月,他有幸被省市总工会选送到隶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习,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向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对于在工厂工作20多年的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用了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换位,静下心来如饥似渴地读书,除了大学课程以外,他还利用首都图书馆的资源学习焊接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往返于学校和图书馆,2017年年底,他以全优的成绩顺利毕业。

 

  坚持,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

 

  28年的焊接工作,侯兆滨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就是为焊接事业而生的。”

 

  28年从事焊接工作的侯兆滨光是双眼眼球上就留下了30多处因为烫伤而留下的伤疤,连医院的眼科医生都非常惊讶地跟他说:“小伙子,至于这么拼命地工作吗?”由于常年的焊接弧光刺激,他患上了重度的干眼症,这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眼疾。2010年在一次体检时,他被查出颈椎第四节脊突炎,腰椎四五节突出,需要卧床休息调养,医生还建议他今后不要再从事焊接工作。

 

  侯兆滨的爱人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她拿着医生的诊断哭着对侯兆滨说:“你这么拼命的工作值得吗?你要是真有一天累倒了,我和咱姑娘可怎么办?”女儿今年已经读初四,偶尔一次发现她的一篇作文《陪伴》中提到了妈妈、爷爷和奶奶,却没提到爸爸一个字,他问为什么?女儿说:“因为爸爸陪我的时间太少了,总是工作、加班,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写。”侯兆滨心里一阵酸楚,自己对爱人、对女儿、对家庭的付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年迈的父母平时也都是爱人照顾,想想这些,他心里充满了愧疚,不知如何补救。有人说他:“荣誉你有了,大学文凭也拿到了,该考虑换一份工作了吧?”他回答:“我真的离不开我喜爱的焊接事业。”

 

  一枚枚奖章、一张张证书见证了侯兆滨的成长历程。在他眼里,弧光是舞动的音符,焊花是美妙的精灵,它们有情感、在述说、能交流。从事电焊工作28年来,对电焊的研究、对电焊的热爱使得他对电焊有了独特的感情。

 

  侯兆滨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作则能成。为了建成北车公司的科学发展,为了哈尔滨的繁荣昌盛,他甘愿坚持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产业工人,以焊枪做笔,书写无悔人生,让弧光闪烁,誓为党旗增光。

 

  (来源:黑龙江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