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政策文件» 学院文件»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条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条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条例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劳动观念和自立自强精神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解决特困生生活困难的有效途径。为保证我院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加强对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特制定本条例。
    一.勤工助学的范围和原则
    1.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院统一组织,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按量取酬用于助学的活动,主要包括:
    (1)通过参加体力劳动进行勤工助学,如校园卫生清扫、校园绿化及其他各种体力劳动。
    (2)通过参加校内一些管理工作进行勤工助学,如参与图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管理、治安综合治理等。
    2.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
    (1)要在学院统一安排和组织协调下开展活动。
    (2)学生力所能及并可以胜任的辅助性工作。
    (3)要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4)学生不准以勤工助学为由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勤工助学的组织
    1. 勤工助学活动组织和统筹及协调工作由学生处负责。
    2. 勤工助学的日常管理由提供岗位的部门负责,各用人部门对其所使用的学生也应予以认真管理,并按月写出考核意见,报学生处。
    3. 各系(院)负责勤工助学学生的审查和推荐。
    4. 各部门在每学期开学时,根据工作的需要,对本部门勤工助学岗位提出增减意见,由院长办公会议统一研究决定。
    三.勤工助学的条件和程序
    1.凡要求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思想品德端正,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2)平时学有余力,在参加勤工助学的前一学期没有不及格课程。
    (3)无违反校规的行为。
    (4)家庭经济困难的应优先考虑。
    2.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学生本人提出勤工助学的书面申请。
    (2)所在班级、辅导员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报所在系(院)。
    (3)各系(院)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学生处。
    (4)学生处对各系(院)申报名单进行审核,公示后报院领导审批。
    四.勤工助学的管理和要求
    1.勤工助学的申请工作在每年6月和12月进行。学院各部门负责提前公布勤工助学的岗位和人数名额,坚持贫困优先、兼顾平衡的原则(可按实际需要的岗位数增加20%的候补名单)。
    2.勤工助学学生名单确定后,交由学生处负责安排,各部门负责考核。
    3.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应自觉接受勤工助学管理部门的领导管理,认真负责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对不能胜任所担负工作或消极怠工,或不服从管理者,用人部门可随时报学生处,经批准后,终止其勤工助学活动(本人有不同意见可提出申诉),由候补学生顶替,被终止者原则上在一年内不再安排勤工助学活动。
    4.凡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必须维护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和学院的集体荣誉,不准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和获得高额报酬。
    五.勤工助学报酬的发放
    1.勤工助学的报酬金额可依据岗位的劳动强度、难度和环境,增减适当的岗位系数(此事由学生处、后勤集团及各用人部门研究报主管院长决定)。
    2.学生勤工助学的报酬由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两部分按6:4比例组成,40%部分由各部门按其表现(含部门月考核意见)决定。学生处审核后按月制表,报主管院长批准后发放。
    六.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七.本条例解释权属学生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生处
                                                                      200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