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流合作» 国(境)外交流
交流合作
国(境)外交流

邀请香港社会福利署社会工作主任梁建雄先生来校举办实务工作坊

2025年4月20日上午,社会工作学院邀请香港社会福利署社会工作主任梁建雄先生来校,成功举办了主题为“香港的社会工作最新发展”的实务工作坊。工作坊采取线下形式,社会工作学院师生及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约30人参与。本次工作坊由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委员、香港社会福利署社会工作主任、感化主任、精神科医务社工,佛山市新里程社会工作评估中心首席督导,兼任华南理工大学 MSW 课程校外导师梁建雄先生主讲,由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孟宪红博士主持。社会工作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晓慧、科研副院长原会建以及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阳辉老师参与了工作坊。

在开场环节,孟宪红博士介绍了主讲嘉宾梁建雄先生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成果,介绍了各位参会嘉宾,并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

1(2).jpg

梁建雄先生结合30年实务经验,聚焦香港专业社会工作及社会服务的最新发展,分享了香港社会服务机构的岗位设置情况及经验,同时剖析了香港社工人才培育的路径。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讨论,参加者全面了解了香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实践模式及未来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1).jpg

首先,梁建雄先生结合自身30年实务经验,以生动案例介绍了香港社会福利体系的架构和香港社会福利署的职能,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介绍了香港的社会工作。其强调,香港社工在危机干预(如自杀预防、家庭暴力)中扮演核心角色,强调“法定权力”与“专业信任”的结合。

其次,梁建雄先生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对比了内地与香港社工的差异,香港社工需通过注册局认可的学历课程(如800小时实习),而内地学历暂未被直接认可。香港社工更注重“微观—宏观”结合,而内地近年逐步重视“大社会工作”模式。这也促使内地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反思,如何在具体情境中开展专业社会工作。

最后,梁建雄先生讲述了自己为何对社会工作专业如此热爱,同时也为社工专业的同学提出了建议,包括如何平衡学习和实践、面对伦理困境时应采取的行动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学生们应该考虑如何在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中遵守专业准则,维护社会公正和个人福祉。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老师和学生积极与梁建雄先生讨论心中的迷茫和不解,如有学生问到如何应对案主抗拒辅导?梁建雄先生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把持“非评判态度”和“需求分层”,即先解决生存需求,再处理心理问题。尊重案主自觉的原则,不去为他作决定。

3(1).jpg

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系孟宪红博士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跨境实务视角,尤其在香港社工的“法定职能”“伦理决策”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带来深刻启发。梁建雄先生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助力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也为后续两地社工持续合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