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2025年10月17日上午,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生公寓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和会员代表共212人出席会议。会议前,校长傅德印会见了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张翼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荣大力同志等一行嘉宾。会议由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郑路主持。

会议在庄重热烈的气氛中开幕。荣大力同志代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会近年来在党建引领、学术创新、服务决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社会学学会要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学术工作全过程;要不断提升学术质量,聚焦首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动理论创新与社会应用结合;要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学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张翼教授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会自2019年以来在党建工作、内部治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主要成果。他指出,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始终坚持“学术立会、服务兴会、依法治会”的宗旨,积极推进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首都发展战略和社会治理现实问题,持续打造“学术前沿论坛”、“学科学术发展报告”等品牌项目,为推动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张翼会长特别提到,学会成员在总结“接诉即办”经验、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等领域贡献突出,北京经验已成为全国学习的示范。

副会长唐军教授作第八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副会长叶敬忠教授宣读了换届审计报告。监事长刘爱玉教授汇报了监事会工作。会议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了上述报告。

微信图片_2025-11-09_112050_689.png
微信图片_2025-11-09_112054_493.png
微信图片_2025-11-09_112057_693.png

王天夫副会长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章程(草案)》的修订情况。本次章程修订重点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增加了社会服务导向,细化了会员大会和理事会的任期及表决程序,明确负责人任职条件及廉政条款,强化了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和信用承诺机制,为学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经大会表决,章程修订草案一致通过。

在随后进行的换届选举中,大会根据《选举办法(草案)》进行了三轮无记名投票。经全体代表投票选举,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当选为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教授、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胡玉萍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刘亚秋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屈智勇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院唐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席小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当选为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郑路当选为秘书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爱玉教授当选为监事长。会议同时选举产生了33名常务理事、100名理事和3名监事。我校社会工作学院叶鹏飞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马红光副教授当选为理事。

新任会长王天夫教授发表就职讲话。他指出,北京市社会学学会是全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社会学学术团体,应当继续发挥首善之区的引领作用,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他强调,学会未来的工作将聚焦三个方向:一是深化社会学基础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提升理论创新能力;二是聚焦首都社会治理和数字社会建设,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支持;三是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理论成果。王天夫表示,将与新一届理事会携手,全力推动学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后,学会召开了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报了名誉会长、名誉理事名单,明确了党建工作小组成员,并讨论了分支机构负责人调整和下一届学术前沿论坛的承办安排。与会副会长及常务理事逐一发言,围绕学会未来的学术规划、分支建设和青年学者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此次大会的圆满召开,标志着北京市社会学学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届理事会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社会治理的时代主题,进一步推动社会学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结合,努力为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持与智库力量,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