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院2023级本科生师生互选会
12月5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于线上举行了2023级本科师生互选会,学院14位导师出席会议,教学秘书张弯弯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社会工作系主任孟宪红老师介绍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管理原则、导师职责以及师生双选步骤等。她指出,社会工作学院师生导师制自2021年实施以来,一直秉持着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原则,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接下来,各位导师依次进行发言。学院教学副院长王晓慧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系统的读书计划,并期待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科研副院长原会建老师期望学生主动积累专业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叶鹏飞老师鼓励学生保持积极态度,明确目标,勇于探索和钻研。社会工作系主任孟宪红老师鼓励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保持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社会工作系副主任王黎芳老师希望同学们明确人生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刘曦老师强调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务实性,鼓励同学们根据兴趣多多参与调研。社会学系主任马红光老师希望同学们养成多读书、多思考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阳辉老师强调社会工作者职业领域需要有探索的兴趣与动力,鼓励大家主动学习,并注重小组合作。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杨静老师强调师生合作,建议根据研究兴趣选择导师。社会学系副主任邓雅丹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表示更倾向于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希望与同学们多交流。崔思凝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参与研究,并支持学生参与实践,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张文潇老师表示自己将会定期开展组会,要求同学们要有团队意识。董彦峰老师强调要有方法、有效率地读书,并保持守时、自律。李慕轼老师表示同学们的科研方向不会受限,会定期召开组会,强调沟通和诚信观念。
最后,由教学副院长王晓慧老师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科生导师制是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为本科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指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导师不仅在学生的科研项目申请、社会实践、论文撰写上有很大帮助,也能与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导学关系与深厚的师生情谊。希望同学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学四年能够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至此,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