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院成功举办线上教学经验交流会
2022年5月27日,社会工作学院成功举办线上教学经验交流会。社会工作学院名誉院长张默,执行院长叶鹏飞,教学副院长王晓慧,科研副院长、社会工作系主任原会建、社会工作系副主任王黎芳,社会学系主任马红光,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孟宪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刘曦、副主任阳辉,全体任课教师、教学秘书、科研助理等参加会议。
首先,原会建、马红光、孟宪红三位老师分别就社会工作系、社会学系和实践教学教研室的线上教学和实习情况进行了总体介绍。原会建老师提到,社工系的课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了新情况和重大挑战,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较多、情境性较强,线上教学形式面临很多的限制,老师们需要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学生也要适应线上上课的方式。面对这些情况,社工系的老师们要结合以往的线上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
接着,马红光老师表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课堂管理的问题,线上教学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都受到了限制。虽然疫情原因增加了教学难度,但社会学系的线上教学总体情况比较稳定,各位老师都能够给予积极配合,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随后,孟宪红老师讲到,各位老师合力配合,使得实习顺利进行,尤其是同步实习,在多种多样的线上实习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如参加酒店隔离人员的线上陪伴活动,儿童亲子服务活动,加入学院老师们开展的社工服务项目,以及进行需求评估、项目策划、撰写编辑等专业性的活动。但根据疫情情况,老师们仍需灵活处理实习任务和安排,指导学生调整实习内容,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如督导、实习时长认定等。
接下来,阳辉、杨静、王彬彬、邓雅丹、赵如婧五位老师分别作为社会工作系和社会学系的代表教师,就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疫情之下,线上授课平台为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提供了便利,但线上授课也对老师们的授课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线上授课互动性、参与性受限、学生注意力不足、学习情绪不够高涨等普遍性问题,老师们积极调整,各出妙招,通过课堂模拟练习、语音、文字互动、视频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共享文档、思维导图、线上教学的技术完善、加强平台使用技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课堂参与度和教学质量。
在自由交流环节中,张默老师以具体课程为例,从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活动体系、课外学习活动体系和学习检验评估体系四个方面分享了教学方法,她提出,教学是一项很严谨的活动,教学设计既要充分考虑系统性,又要有局部的探索和技术上的突破,更要考虑学生的培养质量。此外,王晓慧、刘曦、王黎芳等多位老师也分别就上课平台的选择、平台建课、使用方法和技巧、线上期末考试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最后,执行院长叶鹏飞对本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肯定了各位教师结合自身课程为线上课堂赋能的积极探索,确保了各项教学活动有序开展。针对未来教学工作,他提出四点意见:一是线上教学工作要根据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创新教学形式,确保教学质量。二是各系室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及时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反馈,积极组织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目标,加强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三是本科生学业导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好学生的专业实习和读书活动。四是专业教师要做好规划,在讲授的课程中重点打造一两门精品课程或一流课程,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在重点研究领域做出更多成绩。
此次活动,为院系内教师们持续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得到了各位教师的高度认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