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院成功举办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坊(十八)
10月14日晚,社会工作学院成功举办了以“神奇商店:觉察自我的隐喻之旅”为主题的实务工作坊。本期工作坊采取线下形式,社会工作学院师生、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实务工作者共30余人参加。工作坊由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中级社会工作师、美国心理剧、社会计量与团体心理治疗考试委员会(ABEPSGP)认证心理剧导演与训练师马泽春老师担任主讲,社会工作学院院长王晓慧老师主持。
此次工作坊以心理剧中的经典技术“神奇商店”为核心载体,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构建了一个安全、结构化的专业场域。在“神奇商店”这一隐喻空间中,参与者可以运用自身所拥有的“资产”——如性格特质、人生经验、情感资源等,向“店主”换取内心渴望的“物品”或“品质”,如勇气、创造力或健康的身体。整个“交易”过程不仅是想象的游戏,更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与价值。

活动伊始,马泽春老师通过设计轻松有趣的暖身游戏,帮助同学们放松身心、建立信任,为后续的深度探索营造了安全、接纳的场域。暖身后,参与者们进入小组分享环节。在这一阶段,大家坦诚交流了“自己已拥有的资产”与“内心真正渴望的品质或事物”。这一分享不仅是简单的自我介绍,更是一次初步的自我梳理,让同学们思考自身的资源与需求,为进入核心环节做好铺垫。
“神奇商店” 环节精彩开启。马泽春老师化身“店主”,邀请部分同学担任“店小二”并参与经营障碍设置,与三位“顾客”同学展开了生动且深刻的隐喻对话。这场看似游戏的“交易”实则是严肃的自我对话,不仅让大家清晰看到内心的价值排序,更以全新视角重新认识了自身的内在力量与可能性。
活动最后,马泽春老师耐心解答了参与者们关于心理剧技术、小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疑问,并听取了同学们对本次工作坊的反馈。

本次工作坊作为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一次创新实践,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了心理剧这一种治疗方法的魅力,同时通过结构化的专业设计,有效地提升了自我觉察能力与专业反思精神,凸显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