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提高我院学生的党性修养,加强党员思想觉悟建设。文化传播学院“文传党员先锋队”成员利用军训休息间隙,以各连为单位,各先锋队成员在军训期间开展党史学习三讲活动,与同学们分享党史故事、革命故事和新时代故事。
2021年7月19日,文化传播学院联合安全工程学院、法学院全体同学在涿州校区大礼堂同上一堂党史课。此次“文传党员先锋队”共派出4名同学参加第三期党史学习三讲活动,由19级新闻一班杨玉玺担任主持。
首先,由19级新闻二班的徐欣悦同学为大家带来了她的分享,为我们讲述了尖刀反恐部队中一名90后战士吴蛟的故事。在2014年的一次任务中,吴蛟和队友在芦苇从里搜索藏匿的暴恐分子,手持砍刀的暴恐分子突然扑向吴蛟身旁的战友,吴蛟以一敌六,毫发无伤,荣立一等功。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个“铁一般”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徐欣悦同学还表示,临近军训结束,同学们要总结军训的意义与收获,思考军训带给我们的启发。
20级汉语言一班的石芊芊同学为大家生动全面地介绍了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孙占元同志的故事。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孙占元指挥5班副班长炸毁敌人第一个火力点后,一颗炸弹在孙占元身边爆炸,孙占元在双腿被炸断的惨烈伤势下,依旧架起机枪轮番射击,掩护战友易才学进攻火力点。弹药告罄后,他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在敌军冲上阵地时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石芊芊同学讲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不畏险阻、不惧牺牲地奋斗得来的,我辈青年应当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来自20级新闻二班的许锦钰同学通过毛主席在处理繁重公务之余依旧和广大群众在田地中一起劳动的故事进行引入,为大家讲述了“崇劳爱党,实干兴邦”的精神内涵。许锦钰同学指出,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是站在广大劳动者的立场上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我们是中劳的学子,是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学校“立德守正,崇劳创新”的使命,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劳动是解答我们如何存在的最好答案。
张译丹同学则为我们分享了强渡大渡河的故事。当时正值汛期,蒋介石严密部署了沿岸防线,没收了所有渡船,北岸派重兵把守,南面派国民党中央军紧追,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让红军再蹈石达开覆辙……但红军没有贸然行动。在调整渡河方案后,他们决定挑选精锐装备和战斗骨干作为强渡奋勇队。1935年5月25日一早,18名勇士以及8名船工乘着木船,在激流上一边强渡,一边与对岸的敌军作战。红1团其他部队在南岸掩护。18名勇士和8位船工冒着敌人的炮火和弹雨前进,终于登上对岸,渡过大渡河。从而在被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张译丹同学表示,时常回首,方能更好的走向前方。进行跨越百年的交流,才能始终铭记百年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随后,全体同学观看了视频《沙盘推演: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长征大渡桥横铁索寒 (下)》,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强渡大渡河”以及“飞夺泸定桥”这两场生死攸关经典战斗的具体全过程,“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伟大精神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激发了同学们砥砺前行、拼搏奋斗的意志。
在宣讲活动的最后,杜敏敏和陈泓瑾同学为大家弹唱了一首红色歌曲《红莓花儿开》,用美妙灵气的歌喉和富有技巧性的演奏让大家感受音符上的红色经典,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驱。
百年章回党史路,筑梦青春新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文传学子在党史“三讲”活动中学习党的思想精神,传承党的伟大光辉。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文传学子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答卷。
供稿/文传党员先锋队报道小组陈冠林 朱昕怡
供图/文传宣发媒体组 叶思彤 刘殊冰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