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班主任配合教学、促进学习、形成良好学风条例

发布时间:2020-06-22 01:08:0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文件

  

  【2013】   1号(草案)

  

  辅导员、班主任配合教学、促进学习、形成良好学风条例

  

  为切实提高文化传播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树立良好学风,经文传学院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特制定本条例。

  • 文化传播学院全体教学辅助教师,须在学院行政、总支的

  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实践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学校有关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文件,树立正确的教学辅导工作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人才培养以学为主、学习第一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规律、学习的现实状况与心理特点等,为配合专业教学,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式的教学辅助工作,切实做到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思想道德管理、组织活动管理等与学生的学习风气、态度、积极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工作整体,为树立勤奋学习、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学风而努力。

  • 辅导员老师,须常态化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 每一届学生的考研、留学等工作,辅导员老师应积极与各专业

  主任沟通协作,参与各专业针对每一届学生召开的考研动员会、留学动员会,了解学生状况,鼓励学生考研留学,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2.辅导员老师在总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领导下,积极开展各年级的学业辅导与管理工作。其具体内容是:

  其一,每一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会议,表彰获国奖及其

  他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激励其他学生向学习成绩优良、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学生学习。每学期举办各类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请高年级学业优秀的同学与低年级的同学,开会互动交流;请国奖获得者及考研优秀者与低年级学生恳谈,介绍学习经验和心路历程,启迪低年级学生,激励低年级学生向上看齐。

  其二,每学期找学习困难或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谈话,了解原因,解疑释惑,严格要求。具体措施是,每个班每学期挂科的同学、根据该班学习成绩具体情况后5——10位的同学,辅导员老师单独谈话,帮助其克服学习障碍。

  其三,辅导员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巡查教室,抽查学生出勤,配合任课教师严肃课堂纪律,对合班上大课的教学班次重点巡查。

  其四,辅导员老师与班主任、各专业主任每学期经常沟通,互通信息,对各教学班的出勤、学习风气、存在问题等情况多多交流,协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学生学习。

  3.积极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与专业课堂学习内

  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其一,每学期协助举办学生的自创媒体《新知新觉》报纸、《五行》刊物的编辑出版,聘请相关专业教师给予学术指导。

  其二,每学年组织学生举行“我的讲坛”、“风尚大典”、戏剧节、DV大赛等活动,使之成为文传学院的品牌活动。并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和社会形势,适时开发一些其他常态性学生活动。

  其三,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自创社团,如书法类的博雅社等,使学生通过社团的活动,培育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四,辅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与专业关联的实践活动,如积极参加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活动,大学生微电影创作活动等,努力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这类活动长期化、品牌化。

  4.为使辅导员老师更好了解专业教学情况,避免工作上的盲目,要求辅导员老师熟读文传学院每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了解各专业核心课程群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辅导员老师每学期至少选择每个专业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听1—2节课,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也了解专业课程的内容,以便更好开展工作。

  三、班主任老师,须常态化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每个教学班的兼职班主任老师,要求其做到,在该班大一结束

  后,能认识任职班每一位同学。

  2.兼职班主任老师,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每学期必须召开至少三次班会,大三两个学期每学期必须召开至少两次班会,与任职班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帮助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

  3.兼职班主任老师,每学期须找本班学生谈话至少5次,了解学

  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帮助后进生、尤其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4.兼职班主任老师,在每一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内,要向学院递交本学期工作计划;每一学期结束,要向学院递交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结。

  5.兼职班主任老师,要详细了解每一学期兼职班的课程教学情况,并不定期向各位任课教师了解该班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态,在专业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起到沟通情况的桥梁作用。

  6.兼职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要定期、不定期与辅导员老师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联络,交流学生情况,协商激励学生学习的举措。

  

  

  文化传播学院

  2013年1月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