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洪

发布时间:2024-05-27 10:52:0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会新闻与深度报道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生产、媒介与社会发展,主讲课程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高阶新闻写作》(本科),《深度报道》(研究生)等。


一、代表性科研、教学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职工维权与大众媒体的关系研究”(12CXW018)

2.教育部专项建设项目:《新闻写作》视频公开课

3.学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深度报道》(学堂在线慕课已上线)


二、代表性论著、译著、编著、教材

专著:

1.《负面报道不是坏东西》(秀威资讯,2010年)

2.《职工权利维护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年)

教材:

1.《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合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2.《高阶新闻写作教程》(教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4年)

随笔集:

1.《麻辣人世间》(秀威资讯,2011)

2.《爱这个世界,虽然它不够完美》(秀威资讯,2018)


三、代表性论文

1.《与时俱进话 “新闻”——近年来中外学界对新闻本质的研究述评》,《新闻记者》2009年第 12期

2.《从舆论监督向全民监督的转型——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路径实现》,《中国传媒报告》2012年第2期

3.《别让真相成为奢侈品——反思新闻报道的“罗生门”现象》,《传媒观察》2013年第5期

4.《中国负面报道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考量》,《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5.《为“调查性报道”正名》,《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中国新闻年鉴(2016)》全文转载

6.《研究中国职工权利的多重视角——基于中外相关论述》,《天津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7.《职工权利与报纸报道:现状与问题》,《天津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8.《寻找中国战地记者乐恕人》,《中国传媒报告》2021年第3期

9.《 特稿“特”在哪儿》,《青年记者》 2021年4月上

10.《“非虚构”写作:风潮、特征与动因》,《写作》2021年第6期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邮编100048

电子邮箱: 35118648@QQ.com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