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快来看!中劳文传国奖得主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5-03-11 01:45:00

少年负壮气

奋烈自有时

他们是心怀壮志的文传学子!

他们是国家奖学金先进代表!

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吧!



2021级

汉语言文学 蒋安琦



蒋安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深圳工会奖学金;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大学组一等奖及最佳纪录片作品金奖、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448.5小时;深入基层进行社会实践,在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基层党建办公室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开展实习工作,共撰写7份宣传稿,整理归档两百余份资料,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社区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2021级

新闻学 赖文涛



赖文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曾多次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德育标兵”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第九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关注学科与学校研究特色结合,积极围绕数字劳工开展学生科研;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政务志愿服务累计98个小时;参加实践项目,在属地中学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数篇报告,助力传统龙狮文化在中学发展传承,为促进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传承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新闻学 张祖有



张祖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荣誉;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组“一等奖”和“最佳纪录片作品金奖”、“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 “特等奖”和全国“二等奖”、中华文化促进会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身边的楷模”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青创北京”2023“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积极理论探索,围绕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发表省级期刊论文1篇;主持多个学生实践项目;积极投身公益,多次无偿献血,志愿时长累计78小时;与朋辈联合创办“中劳映画”新媒体工作室,入驻校创业园,承担学术会议、校园活动、文化宣传的摄影和视频制作任务。



汉语言文学 喻晓彤



喻晓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2023-2024年国家奖学金、2021-2023年,连续两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2021-2022年,获得“优秀个人”教育基金。2021-2024年,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22-2023年,获“德育标兵”荣誉称号、2023-2024年获“劳动之星”荣誉称号。注重学科特色融合,主持并开展学生科研项目《〈诗经〉中的劳动诗篇研究》。参加社会实践项目,2022年参与首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获“优秀团队”荣誉称号。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时长207个小时并参与蓝信封乡村留守儿童通信公益活动。



戏剧影视文学 王赫



王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称号;2022年“崇劳杯”秋季排球赛并获得女子亚军、2022年文化传播学院辩论赛冠军。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担任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志愿者部副部长,累计志愿时长60.5小时。



新闻学 刘礼




刘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三等奖。专注学科前沿,参与校级科研,围绕红色文化的传播展开研究。课余时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包括社区活动,大型社会活动等,累计355小时;与团队成员一起在湖南十八洞村开展实地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2022级  

新闻学 宋昊泽



宋昊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汉族,群众。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五好学生”称号;“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24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最佳创意奖;聚焦劳动和工会领域,主持并参与首届“健安杯”职业职工健康安全状况调研实践活动并获优秀社会调研实践案例;参与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发表期刊论文1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250.5小时,曾参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基层走访及数据采集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 田倍滋



田倍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荣获“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五好学生”荣誉称号;2024 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心理情景剧比赛三等奖、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会一等奖;2024 年校级科研项目《乌兰牧骑戏剧作品初探——以镶黄旗〈大爱无疆〉为例》主持人;2024年北京人艺“致敬与传承”——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中,工人题材话剧《黑色的石头》幕后音效;喜欢音乐公司旗下练习生、音乐霸平台音乐人并发行三张专辑;多次参加校园和社区的志愿者活动,2022 年荣获社区的抗疫志愿者证书。



新闻学 王益春



王益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校级“五好学生”称号;“优秀团员”称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24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三等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31.5小时;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1篇。连续两年平均学分绩点专业第一,大三获中国人民大学交流名额。



汉语言文学 徐研



徐研,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汉族。获国家奖学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五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2022秋至2024秋,GPA专业排名第一。主持校级科研论文1项。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省赛、全国赛一等奖;2023全国大学生汉语大赛省赛、全国赛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个人赛三等奖。拼搏2024年团队赛,全市复赛第三名,决赛三等奖。2023暑期社会实践入选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展示。担任《五行》编辑部主编,增设专栏和赛事,院刊关注量上升30%。



 2023级  

汉语言文学 刘洪金



刘洪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汉族。曾获国家级奖学金;共青团睢宁县委员会“优秀实习生”称号;202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省赛(北京赛区)二等奖、第14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等;热爱志愿活动与公益事业、参加了北京市2024年“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志愿北京录入82.5小时志愿时长此外,积极参与2024年徐州市“彭聚菁英”暑期实训实习活动、2025年睢宁县“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二届“健安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返回家乡、反哺社会。


汉语言文学 秦晓歌



秦晓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023-2024年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五好学生、优秀团员称号;参加并获得华文奖全国大学生文旅创作大赛——文案创作赛道特等奖、第13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第14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团体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普通话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汉语大赛三等奖等。专注社会实践,参与2025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4暑假青年服务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研实践活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寒假职业职工安全健康状况调研活动;积极投身校内外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北京录入215.5小时。



戏剧影视文学 蔡子婧



蔡子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优秀教学信息员等荣誉称号;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校内赛三等奖、北京市2024年“高教社杯”优秀短视频大赛校赛三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外教社杯”北京高校青年国际胜任力大赛校赛三等奖,校级与院级征文比赛皆获二等奖,所在团队曾获校级辩论赛“星云杯”亚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校级“新质生产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口述史”2024 年大学生暑期回乡社会调查活动并获得奖项。



新闻学 黄淑雯



黄淑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23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居第一,平均学分绩9.11,27门课程中19门满绩。曾获国家奖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学金、校“五好学生”称号。获第一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大赛短视频优秀奖、校乒乓球团体赛和单项赛季军、五月合唱节团体三等奖。参与“新文科语境下新闻传播史论课程实践”项目,还参加全国英语词汇能力大赛、院级辩论赛等活动。参与2023年和2024年寒暑假调研,成果被收录成书,还参与甘家口社区志愿服务、重庆市合川区委宣传部实习。新冠疫情期间,志愿服务48小时,2025年寒假在合川区南津街街道志愿服务182小时。宿舍也获“温馨小家”和“优秀基层组织”称号。

相信

笃学善思的文传学子

躬耕实践

锐意创新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以奋斗为笔,书写青春华章

下一站,期待你的名字!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