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传学院年度大戏《雷雨》北京校区汇报演出圆满落幕
文化传播学院学生2013年度大戏《雷雨》,继6月4日在涿州校区大礼堂首演圆满成功后,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我校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经学校教务处资助,于6月21日晚在北京校区508教室进行了汇报演出。各方共同努力下,这阵“雷雨”在北京校区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波全场观看演出,并在演出后慰问了全体演职员。 文化传播学院各专业部分教师及校本部的许多学生一起,度过了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此次演出,文化传播学院话剧社在北京校区508教室搭建华丽舞台,添置灯光设备,改造为临时剧场。鉴于场地实际情况,文传话剧社在北京的演出富有创意,将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尽心打造演员、观众、场上、场下全方位的立体效果,使演出达到了最佳效果。 创作于1934年的《雷雨》是戏剧家曹禺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该剧完全运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描写了两个家庭中的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恩怨。本剧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含蓄的语言,各具性格特点的人物,以及丰富的潜台词,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文化传播学院话剧社从确定剧本、选择演员、制作道具和服装到排练历时半年,在戏文专业教师俞露指导、11级学生杨?导演下,终于将一个经久不衰的作品再一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伴随着主持人激情洋溢话语——“雷雨就要下起来了!”,本场话剧正式开幕。第一幕以四凤及其父亲鲁四的对话为开端,阐释了整个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及背景。话剧中的人物逐一亮相,每个人都带有当时强烈的社会气息,表演者把人物性格表现的极为突出,引来场上阵阵掌声。 第二幕则是将周萍与四凤的会面作为开场,阐述了周萍,四凤,繁漪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一幕,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隐隐呈现。表演者更是用心揣摩人物的内心,将每个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描绘的细致详尽。现场掌声不断,观众也连连叫好。最后以繁漪的一句“现在风暴就要来了!”结束了第二幕的表演。 话剧的第三幕交代了四凤一家人的现状及其与周家的关系,将两家人联系到了一起。随着剧情的推进,在第四幕中,雷雨交加的夜晚,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协调的矛盾在这个舞台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话剧让一切化作一场倾盆雷雨,震撼了每一位观赏者的灵魂。 演出落幕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文化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主任王翠艳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演员们的表演,她表示虽然已经看过无数场不同版本的《雷雨》,但是这次的演出让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学们的表演可圈可点,极具专业水准,并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文传话剧社发展的老师同学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演出结束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波在与全体演职人员的交流中指出,近三个小时的演出让她感动,震撼,欣慰。演员的精彩出色的表演和活动的有序组织充分显示了我院学生极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并提议将本次话剧作为保留剧目每年春季在学校举行汇报演出,同时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以青春的激情活力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话剧《雷雨》作为文化传播学院重点打造的学生品牌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的资金资助。《雷雨》的成功演出充分体现了经典文化著作不朽的生命力,同学们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经典能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了卓越的创造力。也相信文化传播学院话剧社将秉承“有文化的传播者,会传播的文化人”的教学实践理念,推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文化传播学院)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