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月亮与六便士》

发布时间:2025-03-15 10:00:00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梦想的自由与快乐,现实的残酷与腐化,

当象征着梦想的月亮深藏心中,

脚边的六便士该如何安放呢?

《月亮与六便士》被无数读者视为“灵魂觉醒的启蒙之书”,被《纽约时报》评为“探索人性与艺术本质的永恒经典”。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位40岁的证券经纪人,不同于大多数人选择按部就班、中年就“认命”的状态,他叛逆了一回,抛弃了体面稳定的工作、幸福美满的家庭,只为追求自己内心对画画的渴望。或许很多人觉得他冷漠自私,对此他回复“当一个人掉进水中,他游得好还是游得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从水里出来,否则的话,他就得被淹死。”他认为他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直面内心真实的渴望。作者对此是这样解释“生活像一条平静的小溪,但总有人感觉,这样度过一生,好像不太对劲”。

他无疑是勇敢的,敢于跳出既定生活的轨迹,敢于面对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这种勇敢,他们为了避免冲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掩埋真实的自己活成世俗所希望的样子。斯特里克兰德为他极端选择理想而付出了代价忍受贫困、疾病和孤独,但他得到了创作的自由。这大概是大多数人理想无法照进现实的原因,因为代价,因为责任,因为怯懦。作者毛姆并不是简单颂扬理想主义,而是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是可以兼收并蓄的。真正成功的做法是让理想扎根现实,在仰望月亮的同时弯腰捡起地上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对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灵魂、艺术与生活、文明或是世俗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做了深刻的探讨和剖析,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给人的思想和心灵以诸多的启迪。毛姆把斯特里克兰德描写成了一个毫无畏惧的反传统的斗士,完全遵照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依照着自己的本能和其才能所指引的方向行事,根本不把人们对他的看法放在心上,这给予他一种你束缚不了的自由,最终他的个性能得以张扬,才华能得以施展。

“世界冰冷而残酷,没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终其一生,我们不过在寻找自己人生的归宿。这是一个遍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但抬头看见月亮的人才算真正活了一次。我们究竟该为六便士苟且一生,还是为月亮孤注一掷?



我们被各种身份和压力束缚,活成了世俗眼中的模样,却唯独忘了最真实的自己。我们似乎总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往往这等待成了永远的借口。或许我们做不到书中主人公那样决绝,但我们可以在生活的夹缝中为自己留一扇透气的窗。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我们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才能在这摇摆中寻得片刻安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与事物的两面,让自己少因过高的期待落空而受伤。

成功从来不在于别人怎么看待,而在于自己的心。生活的真相说明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满意。与其活在别人设计的剧本里,为了那不属于自己的观众,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舞。

摘抄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你喜欢的环境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就是作践自己吗?做个一年有一万英镑的外科大夫,拥有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你赋予生活什么样的含义,你对社会尽什么样的义务,以及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为了让灵魂受益,每天应该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

“卑微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难以知晓。”

“既然社会上的人参差不齐,生活也不该千篇一律。”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文明人类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

“爱情里掺杂进了虚荣心,那只能说明你最爱的还是你自己。”

“人一般都不是他们想做的那种人,而是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END-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