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冬奥|用宣讲看见不一样的冬奥

发布时间:2021-11-29 11:30:0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已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志愿者部联合我的讲坛,通过举办“活力冬奥,青春飞扬”主题志愿宣讲活动,对冬奥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科普冬奥知识,传播冬奥精神,帮助我院师生更深刻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为北京冬奥会筹办贡献中劳学子的力量。


01:北京冬奥会场馆介绍



此次冬奥会设置了三个重点地区。

负责技巧性高的项目,如冰壶、滑冰等的北京赛区。

负责需要高技术力要求项目,如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的延庆赛区。

负责地势要求高的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等的张家口地区。


以下为北京冬奥会场馆介绍:

1. 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又称“冰堡”,曾经举办体操、蹦床、轮椅篮球等项目的夏奥及夏残奥赛场,在2021年1月20日完成“双奥场馆”的升级,将举办北京冬奥会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部分比赛、北京冬残奥会冰橇冰球比赛。

2. 首都体育馆

1968年建成,国内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曾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将承担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任务,产生14枚金牌。这是北京冬奥会第一项完工的改扩建竞赛场馆工程:外观“修旧如旧”,延续经典;场馆内着力打造“最美的冰”,营造更好观赛体验。

3. 国家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冰丝带” 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4. 五棵松体育中心

五棵松体育中心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是国内首个在一块比赛场地同时举办篮球、冰球两种职业体育赛事的场馆。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作为冰球训练馆使用,其特殊设计的多彩外幕墙体系,让场馆得名 “冰菱花”。

5. 国家游泳中心

"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2019年首次通过“水冰转换”制出4条冬奥标准的冰壶赛道。“水冰转换”让国家游泳中心可以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可以同时具备开展水上运动、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场馆泳池正常向公众开放。

6. 首钢滑雪大跳台

首钢滑雪大跳台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又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赛道结束区未来还可举办演唱会、发布会等大型户外活动。

7. 云顶滑雪公园

项滑雪公园包括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碍追逐、平行大回转六条赛道,共计产生20块金牌。张家口山地媒体中心位于场馆群内,由云顶大酒店改建而成。云顶滑雪公园不仅是自由式滑雪及单板滑雪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也为大众冰雪运动提供了优质场地。

8.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承担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北欧两项的比赛。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9.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将承担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的比赛。越野滑雪是冬季项目中的马拉松,赛道路线长、运动员比赛时间长,是典型的耐力项目。

10.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东北侧山谷,依次布置靶场、赛道与起终点区、场馆技术楼等。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以及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的比赛。

11.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设难度极高,主要承担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事。同时国家高山滑中心还包括山顶出发区、中间平台、竞技结束区、集散广场、索道等配套设施,最多同时容纳8000人观赛。

12.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钢架雪车项目比赛场地。场馆共有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2020年10月 赛道制冰完成后,迎来国家队入驻训练,成为北京冬奥会首个国家队入驻训练的竞赛场馆。



图|主讲人:周具贤、张自强


02:冬奥精神宣讲


要了解冬奥精神,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奥运精神。奥林匹克精神集中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一贯遵循的宗旨及提出的格言和口号上,“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格言。“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这句口号,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奥运还体现了团结。不论是对奥运本身的关注、民众的支持还是到奥运的传递,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团结,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团结,更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团结。而只有团结才能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发展得更快、变得更强。

了解,传承和发扬奥运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图|主讲人:胡杨


03:双奥之城


中国北京将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意义非凡。

这是时隔十三年,北京再度点燃奥林匹克圣火,将首次举办冬奥会,成为首个“双奥城”。

北京能唯一摘得“双奥之城”桂冠,很大程度上与冬奥会的承办条件比较苛刻有关。这完全展现了北京强,中国强。

“双奥之城”是新时代北京城市的一个新形象、一张金名片,不仅代表了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贡献,也反映了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图|主讲人:芦子怡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